第二百零八章 身不由己(2 / 2)
就算抛去感情因素,凭李比玉的军事才能和权势,他足以在相当时间内、成为他们这对孤儿寡母的可靠外援。
最起码比天子多一个叛国的舅舅、太后多一个叛国的弟弟好。
因此、太后尽管没有明说,还是以尽可能委婉的语气表示:替李比玉遮掩他的罪行,最多剥夺他的官职和权力、押解进京,象征性地惩罚他一下就好。
看到这里,朱厚煜的太阳穴隐隐跳动了起来。
按太后的意思,她不仅不希望处死李比玉,反而有借机把他调回京城、明降暗升的念头。
“她好歹是个太后哎,应该不至于做出这种事来吧......这些不是那个女人自己的推测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雨搂着他的胳膊、安静地倚在他身上一起看书信,见他眉头紧皱,忍不住开口安慰了两句。
“太后知道我和仙儿姐的关系,也知道、她一定会写信给我,这种事她当然不会放到明面上说,但她有一万种方式‘无意间’让我知道。”
朱厚煜无奈地苦笑了两声,他这时候才切身体会到那句话的含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就他本心而言,李比玉害死李丞汐、一手导致了山西边防的崩溃,现在更是在太原城中拥兵自重、多次对他的手谕阳奉阴违,无论哪个罪名、都够自己剐了他的。
但太后无疑是希望保住李比玉的,如果他的罪行被曝露到阳光之下,本就因后宫干政而饱受争议的太后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甚至可能被迫隐居幕后。
楚王就不必说了,宗室从来就没看太后顺眼过;勋贵们虽然表面上恭顺,但实际上是很不满被一个女人骑到头上的,能保持中立已经是给了皇家天大的面子,不存在死顶太后这一说。
由于大明的皇后普遍出身小门小户,即便她们偶然获取了巨大的权力,也缺少足够的族亲、门生之类的党羽来任人唯亲。
换句话来说,太后是缺乏根基的,但凡太后多上十几个兄弟姐妹、她和张居正的关系都不会这么和谐,就算她不起什么心思、张居正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她合作。
因此,无论从感情还是利益的角度,太后都有充分的动机保下李比玉。
朱厚煜平日里的表现都与一个聪慧机敏的儿童无异,他离自己的成人礼还有整整八年,强势、爱子而又根基不稳的太后是他最好的盟友,两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走向对立面。
仙儿姐在信中还提到,劳军的随行人员里混进了太后的人,如果有什么需要吩咐下去的、他们不敢违逆天子的命令。
朱厚煜心下默然,运起内力、两指轻轻一搓信封边缘,果然有一张纸条从里面滑落,上面是只有用朱砂写就的一个小字:克。
他反复看了一会儿,最后在雨不解的眼神中、用内功将那个纸条搓成了纸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