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好心惹上祸(2 / 2)
“谢谢!我包扎好伤口,马上就走。”
“没事。这里是城郊,偏僻的很。你的仇家不会找到这里来的。安心在这里静养两天,再走也不迟。”
“好的!可是要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会,不会!”公孙善连忙扶他坐到石凳上,又说:“正好我的管家会一点医术,让他给你包扎一下。然后,上山采一些消炎的草药,敷一敷,很快就会好了。看样子,尽是皮外伤。”
那汉子非常感激,说:“真是想不到,在这荒郊野外,还能遇到好人。看来,我的命不该绝。”
管家插话说:“壮士别说丧气话。尽管时下世态炎凉,但毕竟还是好人多。”
“这位兄弟说的对,在下也是这么想的。”
只见管家不慌不忙,帮那汉子脱掉衣服,拿出自备的消炎水,给伤口清洗消毒。你看他,像是专业的郎中,多么细心,多么仔细。之后,用白纱布包扎了伤口。
站在一边的公孙善问:“请问壮士尊姓大名,从哪里来的?如何与人结仇?”
那汉子面对这两个好心人,也不隐瞒。说:“在下张时宗,陕西人氏。”
“陕西!不是在闹乱子吗?壮士不会是……”公孙善惊讶地问。
“两位不用怕。在下实话告诉你吧!我是闯王李自成的探子。不料,近日行迹败露,被官兵追杀。所以,东躲西藏,误冲误撞,撞到这里来了。”
“你们这些人,是不是不想活了?”
张时宗说:“不是不想活,而是活不下去了。俗语说,恶死不如赖活。活活被饿死,还不如揭竿而起,造皇帝的反,说不定还有活路。反正都是死,与其悄无声息的死,还不如轰轰烈烈的亡。”
“可是,”公孙善分析说,“纵观历史,造反的人有几次成功?大多是轰轰烈烈一阵子,便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有一句话说的好,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必须去争取。说不定成功哩!”
公孙善摇了摇头,说:“百分之一的概率,必定是渺茫的。与其做这渺茫的事,还不如安安分分的生活下去。”
“你们身居大都会,整天看的是柳绿花红,繁华世界,根本不了解天下穷苦百姓的生活,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有的是生不如死。”
“这一点我认可。我们的确无法感受天下老百姓,所受的苦难。但我认为,不应该造反。大凡造反,最终只有死路一条。”
“这就是人的思想决定的。有一些人认为不该造反,可我们却认为该造反。”
他们正聊着,突然,茅屋外传来了喊叫声:“投降吧!你已经被我们包围了。”
张时宗低声说:“他们找到这里来了。兄弟!这下可要连累你们了。你们的恩情,只有来世再报了。”说着,咬舌自尽了。
外面的人,听到里面有动静,十几个人冲了进来。只见那个受伤的人已经死了。而另外两人却是战战兢兢的。这时,有一个人认出了公孙善。说:“这不是公孙礼的大公子吗?好啊!原来你们私通闯匪。”
管家结结巴巴的说:“你们冤枉我们了。他跑到这里来,满身是血,我们根本不知道他是闯匪。”
“不知道?还给他包扎伤口。不是一伙的,是什么?通通给我带走。”领队的一声令下。
就这样,他们稀里糊涂进了锦衣卫的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