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亚洲风暴(2 / 2)
九三年初,石志乐在《剪羊毛理论详述》中就分析了西方投机客在东南亚的投机可能,这着作得到了帝国高层的重视,他们据此作出了最完善的狙击准备。
石志乐的这部书一如既往的通过安利渠道在世界各地销售,在安利公司,有许许多多的人崇拜石志乐,他的一言一行都奉为圭皋。
其中尤以哥谭市为最。
约翰·金,马丁·路德,安妮,安吉尔都是石志乐的狂热拥趸,他们丝毫不怀疑石志乐对此事的预言。
约翰·金在参议会议上警告米国,千万不要去随便触动金融市场,这会导致整个世界的不稳定,反过来会影响到米国的利益。
然而,西方世界大家族们既定的政策怎么会改变?
于是,即便是帝国警告了国际游资们不要轻易触动亚细亚的金融秩序,金融风暴还是爆发了。
爆发的过程很是迅速,东南亚一带诸国相继沦陷,当他们调转枪口朝向帝国的时候,帝国早有准备的开始了狙击。
经过三轮惊心动魄的“肉搏战”之后,国际游资在帝国撞的头破血流,他们之前掠夺东南亚各国的利益几乎全都在帝国内消耗一空,灰溜溜的离开了。
金融风暴的冲击着世界,这次危机中断了亚细亚各国的快速发展速度,除帝国外,其它国家全部沦陷。
金融风暴甚至让帝国北边的邻居毛熊也陷入停顿之中。
金融风暴的余波也让西方各国陷入动荡,帝国毫不客气的出动资本,狠狠的惩戒了各国一番,在一番掠夺之后,再次警告各国,帝国不会主动掠夺他国,但不代表着帝国不会反击。
亚洲金融风暴的事情都是透明公开的,在网络时代,事情的经过和起因、结束,即便是一个普通的民众也了解的清清楚楚。
约翰·金在参议员会议上质疑米国的决策,谁都知道这是米国政府的决策,不然国际游资们根本没有这么大的胆量跟那么多国家过招,倘若成功还好说,现在的结果是帮助了帝国。
帝国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不但丝毫无损,反而获利颇丰,钱财上的收益是小事情,反而他们的举动帮助了亚洲大部分国家。
可以说,米国一手把帝国推到了至高无上的领袖地位。
越了解帝国的文化和实力,约翰·金越不想跟帝国发生冲突,本来两个国家就没有地缘政治的压力,偏偏米国内部有些人动不动就去招惹帝国,这下子刚缓和下来的经济形势又陷入紧张之中。
帝国的下手非常狠,他们顺着国际游资的撤离路线,狠狠狙击了主要参与国。
帝国的隐世家族们通过世界各大家族的联系,警告了西方,倘若再有下一次,下手就不会这么轻了。
帝国很好的展示了自己的肌肉,这让“帝国威胁论”偃旗息鼓。
事实就是这么离奇,当你不够强硬的时候,西方国家到处宣传帝国威胁论;当帝国真正展现自己强硬的一面,西方国家反倒软了,本质上,他们就是这么欺软怕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