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只是去上班 不是卖命(1 / 2)
“嘶~”
医院的急诊室里,已夏忍不住轻呼了一声。
有一块碎玻璃渣扎得比较深,护士把它取出来的时候,免不了要碰到伤口,已夏抽痛地缩了缩手。
“手上的伤口这几天要注意不要沾水,小心感染。胳膊应该没有伤到骨头,不过还是去拍个片子看看保险一些。”
一旁的急诊医生低头开着检查单,口中嘱咐着注意事项。
“好,谢谢大夫。”
陪在已夏身边的同事接过检查单,扶着已夏出了诊室。
航班落地以后,几位受伤的乘务员,都被一起送到了医院做检查。
机长和乘务长,则带着剩余的同事,回公司处理后续。
发生了这样的突发意外,外人眼里看到的,顶多就是些或惊慌混乱,或有条不紊的应急处置。
然后受伤的人送去就医,没事的人念一声阿弥陀佛,谢天谢地,也就没什么然后了。
可实际上,作为当事人,回到公司以后,需要配合进行很多“事故调查讨论”。
意外发生时的具体情况,机上工作流程是否规范;
意外发生后,机组,乘务组的应对是否及时,处理手段是否正确。
都会有专门的“安全服务品质保障部”来找你核实。
看过《萨利机长》的人,可能都有印象:
在飞机迫降成功,所有人都被营救上岸之后,受伤的乘客和机组人员去了医院。
这时候,萨利机长给自己的太太打了个电话。
告诉她自己要去公司安排的酒店待着,接受内部调查,暂时不能回家。
当然,萨利机长那样的情况,绝对属于“重大事件”了。
但不管事件大小,处理方式和流程却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以机长,乘务长为首的其他机组人员,都需要回公司先接受询问,汇报事件经过。
彻底处理完整件事,可能需要几天时间。
并不是外人以为的,刚经历了这样的意外,就让你回家歇着压惊安神了。
实际上,这几天接受调查的组员,反而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已夏受伤了,所以先来医院检查,但之后,也一样会有人来找她了解情况。
可这就是个标准流程,基本上,全球各大航空公司都会遵循的流程。
现在陪着已夏的同事,是分部特意派过来照顾大家的。
“不知道我们家10号小姑娘怎么样了,希望不太严重。”
坐在放射科外等着拍片子,已夏看着自己被包得严严实实的手掌,有些忧心地叹了口气。
“你也别担心了,有医生在,肯定不会有事的。你自己也要多注意,给你家人,朋友打电话了吗?”
一旁的同事安慰了已夏两句,关心地问道。
已夏这才想起,自己到现在还没顾上开手机。
一只手不太方便,已夏让同事帮忙打开自己的出差包,帮自己把手机翻出来。
就听耳边有个焦急的女声,大声喊她的名字:
“慕已夏!”
两个人同时回头,已夏看到不远处熟悉的脸。
先是扬起强自镇定的笑。
但在熟人面前才会流露的脆弱,和一直刻意忽略的惊慌,却像总算找到倾诉对象般,夺路而出。
“你们怎么来了?”
已夏用力眨了眨眼,瘪着嘴才勉强忍住,没在一旁陪伴的同事面前流下眼泪。
只是声音里,带着些干涩和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