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曼殊(2 / 2)
心里陡然沉了一下,即使她不是自己的母亲,却是姜暖的生母,到底是为什么,才会对自己的女儿如此狠心。姜暖平复着心情,想要离开。在她起身背过曼殊的那一刻,她仿佛看见了曼殊眼中的不舍,但稍纵即逝,也许是自己看花眼了。
许久,姜暖问道:“这么多年中,你可有半分想念过我?”
亦是许久,曼殊才开口道:“有的。”那一声里似乎极力隐忍着太多无奈和亏欠。姜暖看了眼天,日暮西垂,唯是红了的眼睛,也被藏在了这夜幕里。想说什么,才发现有些话早已过了要说的时期,眼前人亦非彼时人。
“我该回去了。”姜暖缓缓低下了头,离开前,她再次回头看向曼殊,可是曼殊却故意回避过她的目光。
既是如此,她只能亦步亦趋,努力的强迫自己不去回头。
身后的曼殊看着姜暖离去的身影,却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她只是抚着那把阮琴,目光一直跟随着姜暖的背影子,直至消失在自已的眼睛里,怎么能说呢,那是自己的女儿啊。
姜暖走在那条长廊里,突然有歌声传来“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为我何求………”琴声幽凉,却回响在姜暖的心里。
姜暖突然回了头,似乎想要再回去问些什么,却始终没有那份勇气,曼殊故意隐瞒着什么,她就算问了又有什么用呢?
周围太过寂静,只剩下那歌声还有琴音。她知道那歌的意思,似乎突然预感到什么,姜暖突然跑得很快,但她不再回头,像是故意逃避现实般,泪水流过脸颊,顺着风滴落,她的心跳的很快,但姜暖没有停止步伐,直至撞了人。
“暖儿!”
姜穆轩看着慌张的姜暖,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自那日知道了姜暖的婚事,一夜夜去买醉,劝说这是个梦,可无论怎么劝说自己也明白事实如此,已是改变不了了,甚至于连秦牧之都阻拦不了,这几日连下着大雨,姜穆轩独自一人走在大雨里,他皱着眉看着天,突然大笑了起来,笑得太过于绝望。
“扑通。”一声,姜穆轩突然倒在了雨里,酒入愁肠,却又添了愁意。这时,一把油纸伞挡在了他的头上,女子身形窈窕,穿着水岫烟衫,身有一铃铛。她看着眼前的男子,实在无法与那个温文尔雅的姜穆轩联想在一起。
“暖儿,暖儿”。姜穆轩呢喃着,他突然睁开了眼,看着眼前的这个女子,又闭上了双眼,心上人已欲嫁他人,原不过的一心人,这一心人终究不过自己独得罢了。他起了身,继续走着,身后的女子却一直追着,那把伞一直在他的头顶上,他突然停了下来,认真看着眼前的女子,接过了她手中的伞,“你叫什么名字?”
伞下的女子看着他,“我叫花晨,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我记下了。多谢。”姜穆轩向花晨行了谢,一身白衣,在黑夜里显得尤为显眼。“喂,喂,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花晨看着他就这样准备离开了,大喊道。
姜穆轩回过头,解下了腰上的玉佩,“他日姑娘若有事,可至姜府拿着这块玉佩找我,在下一定尽自己所能帮助。”说完,便离开了。
花晨看着他的背影,摸了摸手中的玉佩,“穆轩”。再看看那人离去的方向,抿嘴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