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飞行员培养(2 / 2)
9.HeinrichEhrler和TheodorWeissenberger
海因里希·埃赫勒少校——JG5Eismeer联队长,1940.5首次击落英国的“布伦海姆”轰炸机;1943.Jun.8.击落100架;1944.5.25.击落150架;1944.11.20.击落200架加入JG7Nowotny联队;1945.4.6.在空战中弹药耗尽,驾驶Me262A-1a冲向美军B-17轰炸机,在撞击中牺牲;共击落208架——西线4架、东线204架;其中8架用Me262喷气机击落。
10.JohannesSteinhoff——斯坦因霍夫上校,在JG26,JG52,JG77,JG7和JV44联队服役,出击993次,击落了176架敌机,西线28架,东线148架,(6架用Me262击落,击落4架4引擎轰炸机,10架Il-2攻击机)是活塞式和喷气机的双料王牌。
战后
空军力量
空军7.33万人。编有10个战斗机联队、6个防空导弹联队、3个空中运输联队、2个通信团、2个雷达指挥团和6个供应团。[1]
作战飞机
攻击战斗机:F-4F型149架、“狂风”型326架、米格-29型23架。[1]
运输机:C-160型84架、A-310型7架,图-154型1架、CL-601型7架、L-410型4架、T-37B型35架、T-38A型40架。[1]
运输直升机:UH-ID型294架、AS-532U2型3架。[1]
空军重点部署在中部和南部地区。[1]
地空导弹
“毒刺”型4000部、“霍克”型72部、“罗兰”型89部、“爱国者”型36部。[1]
军事
随着德国的统一和冷战的结束,德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德国对其防务政策和军事战略进行了战后以来最深刻、最广泛的调整。
在军事战略思想上,从过去主要针对前苏联、华约集团的“前沿防御”变为准备应付各种危机的“多方位防御”;在军事部署上,由过去的“前沿部署体系”变为“均衡兵力部署”。1994年,德国政府经过长期的酝酿和调整出台了“联邦国防军未来建设计划”。该计划时限为15年(1994~2010年),为新历史时期军队建设提出了总纲领。在新的军事战略思想和总纲领的指导下,德国空军立足质量建军的原则,以提高空军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与部署能力为重点,制定了从人员、装备到体制等全方位的调整和发展规划,并把这次调整看成是建设一支21世纪强大空军的一个契机。
人员编制德国空军1991年为人。在吸收了前东德国空军的850名现役军官和2200名预备役军官后,德国空军的兵力达到人。而根据规划,到2000年,空军的总编制人数将减少到人(增加名文职人员)。指挥系统德国空军的指挥系统主要由3个国家级司令部:空军司令部、空军支援司令部和空军局(主管人事和训练)组成,在政治和战略上受国防部空军参谋部的指导。空军司令部是1994年4月整编时由航空司令部升级而成的,原属空军局的空军指挥勤务司令部和空军运输司令部也划归为空军司令部的建制单位。同时在空军司令部下增设北部空军战术司令部(驻卡尔)和南部空军战术司令部(驻梅斯施泰滕)两个地区级司令部。这样,空军司令部在继续负责作战和部队训练工作的同时,还负责空运部队的使用和管理以及各种勤务保障工作,从而实现了部队作战训练、指挥勤务和空中运输等三种业务的统一归口管理。
德国空军的C3I系统主要由1个机动指挥所、2个信号团、2个战术空军控制团(共编有8个控制与报知站和12个运程雷达站)构成。防空部队德国空军的防空力量由战斗机和防空导弹两部分组成。战斗机德国空军的防空部队共编有4个战斗机联队,包括7个F4F“鬼怪”战斗机中队(装备有148架F4F,其中110架已经经过了全面战斗性能改进)以及1个米格战斗机中队(装备23架MiG29)。原有3个轻型“阿尔法喷气”攻击机联队已被解散。为进一步增强防空能力,德国政府已经批准采购180架EF2000新型欧洲战斗机,装备到4个战斗机联队的8个中队中,预计在2005年将具备初步战斗能力。到2010年德国空军还将再购买40架多用途欧洲战斗机作为发射远程精确制导导弹的空中平台。空军将为所有的EF2000战斗机配备头盔式瞄准镜和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在武器方面开始时将配备AIM120和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并将很快被IRIST导弹取代。IRIST导弹由德国同加拿大、希腊、意大利、挪威和瑞典联合开发,德国空军希望这种新型导弹在2002年末或2003年初与EF2000战斗机一起交付现役。防空导弹德国空军编有6个地空导弹联队,共装备“爱国者”导弹发射架288部(36个导弹连),改进型“霍克”导弹发射架216部(24个导弹连)和95部“罗兰特”导弹发射架(14个导弹连)。
为了取代的“鹰眼”防空导弹系统,加强中距离、中远距离上的对空拦截能力,德国正和美国、意大利联合开发扩大的中程防空导弹系统(MEADS),预计在世纪之交就能进行产品测试。该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配备了一部旋转的相控阵天线雷达,采用垂直发射方式。按照设计要求,系统将具有360°的探测和接敌能力,可以空运部署,并能对付飞机、巡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等各种威胁。在立足独立部署的同时,该系统还能够与“爱国者”导弹、“罗兰特”导弹结合使用。而的“霍克”导弹,由于仍能有效地对付带喷气发动机的空中目标,将在德国空军的武器库里一直保留到2010年。
考虑到本世纪末射程达1000~2000千米的弹道导弹将是一种普及的武器系统,由于它飞行高度高,速度大,德国空军所装备的“爱国者”PAC2对此无能为力,所以空军方面正制定一项优先计划,对“爱国者”系统进行现代化改进,即引进“爱国者”PAC3导弹以增强在远距离上的反战术弹道导弹能力。进攻部队德国空军的进攻部队主要编有5个“旋风”飞机联队。1个联队装备35架“旋风”电子战侦察飞机,用于对敌防空力量的电磁压制(原来担负的侦察任务已被取消)。另外的4个联队共编有160架“旋风”全天候拦截攻击机,执行主要的战斗轰炸任务,其中6个中队保留着执行战术核攻击的双重任务(核武器由美国提供),2个驻扎在耶弗尔的中队只担负着训练和常规攻击的任务。
旋风战斗机
对“旋风”战斗机的中期全面性能改进正在分阶段进行,并将延续到2005年以后。
改进项目包括以下方面:(1)基础改进:提高主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改进Ada语言电子设备系统软件和1760军用标准武器接口;(2)电子设备:用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取代“塔康”导航系统,加装前视红外雷达和新型显示器;(3)电子战:雷达预警、导弹预警和防卫支援子系统;(4)主要设备武器:远程空地导弹、拉斐尔科特林激光照射吊舱以及用于BLU109、MK82、MK84炸弹的“宝石路”Ⅲ激光制导系统。
战斗支援部队德国空军有3个空运联队(共编有84架C160D运输机与100架UH1D直升机)和1个特别空中使命联队(装备33架各型飞机,直属德国政府和联邦国防军)。为了进一步提高战略运输能力,德将与意、法、西、英等国合作,共同研制、生产军用宽体客机,以取代正在服役的C160D运输机。同时计划采购85架NH90轻型运输搜索支援直升机,以便到2003年能取代现有的100架UH1D直升机。
德军空军还计划到2001年组建一个有7架“空中客车”A310飞机的机群,其中2架用作要员专机,1架用作寻常航班,而另外4架将改装为多用途加油运输机。已有两架飞机于1996年12月到位,还有两架也将于1997年交付。侦察部队战术情报和侦察德国空军现编有2个信号情报团和1个装备39架“旋风”侦察机的第51战术空军侦察联队。
尽管第51侦察联队使用的仍是旧式侦察吊舱。但不久由达索公司研制的新型吊舱就将交付使用。该吊舱创造性地配备了红外扫瞄器和两个光学湿胶照相机。德国空军已经采购的36个该型吊舱,正在慕尼黑附近的曼兴进行飞行测试。空军方面还计划购买6个电子情报吊舱和10个合成孔径雷达吊舱,约在2000~2005年交付使用。
战略战役情报和侦察德国空军的战略情报和侦察能力将通过三种途径得到加强:一是加入北约的盟国地面监视计划;二是部署地面信号侦察部队;三是改进与海军共同使用的大西洋信号平台。另外,德国正联合法国进行太空情报系统的开发。该系统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太阳神”光学红外卫星系统,预计2000年投入使用;二是“霍鲁斯”(Horus)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计划于2005年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