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航母编队的不足(2 / 2)
缅因号(BB-69)计划在纽约州布鲁克林的纽约海军船厂建造;
新罕布什尔号(BB-70)计划在纽约海军船厂建造;
路易斯安娜号(BB-71)计划于诺福克海军船厂建造。
如果蒙大拿级战列舰全部建造完毕,1940年代末期的美国海军将会有17艘战列舰。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海军需要建造大量的航空母舰、两栖登陆舰和反潜舰。从而导致了蒙大拿级建造计划于1945年5月全部取消,然而当时该级别的战列舰却还没有铺设一根龙骨。从1943年7月开始,美国海军转向以航空母舰为核心,从而战列舰的海上霸主的统治地位由航母取代,于是这个“战列舰中的霸主”也随即取消建造。于是,衣阿华级四舰成为了美国海军实际建造的最后一个级别的战列舰。
有趣的是,蒙大拿州尽管在历史上有两艘同名的战列舰,但两舰均在建成前被取消,因而没有一艘服役。蒙大拿州也“有幸的”成为了美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个没有同名战列舰的州。
由于蒙大拿级的满载排水量被设计为吨,该级将会取代当时服役的依阿华级成为美国海军最大的战列舰.
蒙大拿级计划装备4座3联装16英寸(406毫米)50倍口径主炮,比依阿华级多一座。对于鱼雷与火炮的防护也大幅度增强。这艘战舰的侧舷装甲也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当时其他级别的战列舰。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蒙大拿级的设计最大航速降低到了28节,而依阿华级为31.4节(作战航速)。由于速度的降低,蒙大拿级似乎也注定了和南达科他级和北卡罗来纳级一样的命运——被取消建造或者成为浮动博物馆。
蒙大拿号想象图
值得一提的是,蒙大拿级由于船身太宽,美国决定开展巴拿马运河改进计划,建造两个新闸门,使运河更加宽裕并能够让蒙大拿级通过,从而使得美国海军能够顺利的来往大西洋与太平洋。新闸门为美国海军专用。但运河改进计划也随着蒙大拿级建造计划的取消而取消了。[2]
设计细节
蒙大拿级的设计人员最初希望将它的标准排水量限制在吨。但是,美国海军决定不再限制排水量,对于舰体宽度不得超过33米的限制(为了能通过“巴拿马”运河)也被取消。到1940年夏,美国海军决定建造五艘蒙大拿级战列舰,经过反复的修改,实际上直到1944年3月才最终确定了技术性能。此时,蒙大拿级已经被设计成标准排水吨,满载排水量吨,舰长281.9米,宽37米的巨舰。蒙大拿级如果建成将成为美国史上最大的战列舰。
蒙大拿级前部的主炮
蒙大拿级的设计重点是强化火力。在设计之初,总委会曾提出安装457mmMK1型舰炮的方案,但出于射程、火力密度、排水量等方面的考虑,该舰继续装备MK7舰炮(406mm,初速:833.5米秒)。蒙大拿级的副炮采用新研制的54倍口径127毫米双联装高平两用舰炮。该炮的炮弹重量、初速、射程、射高都比依阿华级的38倍口径127毫米双联装炮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蒙大拿级建造工作终止,这种双联装舰炮也停止研制,改为研制54倍口径127毫米单装舰炮,并于1945年秋开始装备三艘中途岛级航空母舰。
为了让蒙大拿级战列舰有较高的命中率和强大的夜战能力,它上面安装了新型雷达火控系统。与大和级的雷达相比,蒙大拿级的雷达在各方面都要比前者相比都要好得多。再加上它强劲的火力,就可以在战时发挥出较高的实战效能。
除了这些装备,蒙大拿级有着完善的防空能力。它安装了十九座四联装40mm高炮和四十五座单联装20mm高射机关炮。
蒙大拿级的防护能力也是美国的战列舰中最强的。对于鱼雷与火炮的防护也大幅度增强,航速28节,续航力海里15节。
由于蒙大拿级的满载排水量被设计为吨,所以该级将会取代当时服役的依阿华级成为美国海军最大的军舰,只有战后的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才能开始取代它。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国海军需要建造大量的航空母舰、两栖登陆舰和反潜舰,从1944年7月开始,美国海军转向以航空母舰为核心,从而战列舰的地位由航空母舰所取代,于是蒙大拿级战列舰也随即取消建造。于是,依阿华级四舰成为了美国海军实际建造的最后一个级别的战列舰。
值得一提的是,蒙大拿级由于太宽,不能像依阿华级那样通过巴拿马运河。但是当蒙大拿级设计计划被通过时,美国政府已经打算开始在运河上建造一个更宽的闸门。这个新闸门比起旧的来讲更宽并能够让蒙大拿级通过,从而使得蒙大拿级能够顺利的来往大西洋与太平洋。但运河改进计划也随着蒙大拿级建造计划的取消而取消了。
相对于美军的战列舰做为海军航母护卫队,德军就有些寒酸了,因为德军本来海军就比较落后,最近开始兴建都是航母,导弹护卫舰,导弹巡洋舰,现在大了一波美军的护航舰队,大家开始撤退,准备让护卫舰和导弹巡洋舰找到补寄船,进行弹药补寄,不然基本上失去了海上大规模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