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子兵法(1)(2 / 2)
有的计谋能制伏愚蠢的人,却制伏不了聪明的人;有的计谋能制伏聪明的人,却制伏不了愚蠢的人。一种是以设计为计,一种是以不设计为计。惟有考虑周全的计策,才能既制伏聪明的人又制伏愚蠢的人。对表面聪明其实愚蠢的人,就采用对付愚蠢的方法;对表面愚蠢其实聪明的人,就采用对付聪明的方法。每次都能超过敌人的预见,采取与敌人的猜疑相反的行动,这样的计策就没有不成功的。所以说,计策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而采用不同的设计。
十三、生
生者华荄①也,玄蒂也。故善②计者因敌而生,因己而生,因古而生,因书而生,因天时、地利、事物而生,对法而生,反勘而生。陡③设者无也,象情者有也,皆生也。
【注释】
①荄(gāi):草根。
②善:原作“尝”,据天蔚书社本、《清经世文编》本等改。
③陡:突然。此处指别出心裁的创新。
【译文】
生,就像滋生植物的根,开花的蒂。所以,善用计谋的人,时根据敌情,根据我情,根据过去的经验,根据先哲的兵书,根据天时、地利以及其他事物,对照作战法则,反复研究思考出来的。凭空设计是不能取胜的,对照实际情况设计才有获胜的把握,这就是生的原理。
十四、变
事幻于不定,亦幻于有定。以常行者而变之,复以常变者而变之,变乃无穷①。可行则再,再即变②,以其拟变而不变也。不可行则变,变即再,以其识变而复变也。如万云一气,千波一浪,是此也,非此也。
【注释】
①穷:穷尽,绝路。
②变:中国军网版为“穷”。应为“变”。
【译文】
战事的变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不管怎样变幻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作战方法依照常规变化,又根据变化了的态势改变作战方法,这样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如果计策可行,就可以再次使用,第二次运用就是变,这是因为敌人预料我会变化,我反而没有变。如果计策行不通就要变,这样就有了两次变化,由于敌人识破了我的变化而再做变化。作战的变化如同万朵云彩都是水蒸气凝聚而成,千顷波涛都是由一种水浪推涌所致,这既是云又不是云,既是浪又不是浪。
十五、累(1)
我可以此制人,即思人亦可以此制我,而设一防;我可以此防人之制,人即可以此防我之制,而增设一破人之防;我破彼防,彼破我防,又应增设一破彼之破;彼既能破,复设一破乎其所破之破,所破之破既破,而又能固我所破,以塞彼破,而申我破,究不为其所破。递②法以生,踵③事而进,深乎深乎!
【注释】
①累:重迭连续的意思。
② 递:更换,一个接一个。 ③踵:追随,跟随。
【译文】
我可以用某种办法制敌,就应想到敌人也可能用这种办法制伏我,因此就要考虑一种防范措施。我能够用这种措施防备敌人,敌人也能用这种措施防备我,这就应进一步准备一个能打破敌人设防的办法。我想打破敌人的防备,敌人也想打破我的防备,因此又要制定一个能对付敌人打破我行动的办法。如果敌人打破了我的设防,就针对情况再设计一个打破敌人破我行动的计策。敌人的攻势被破解了,我又能够巩固战果,阻止敌人的破法,施展我的破法,终究不被敌人所打败。克敌制胜的新计策就这样随着新情况而层出不穷,随着战事的进展层层深入,深奥啊深奥!
十六、转
守者一,足敌攻之十,此恒论也。能行转①法,则其势倍反②。如我以十攻一,苟能转之,则彼仍其一,而我十其十,是以百而击一。我以十攻十,苟能转之,则我仍其十,而彼缩其九,是以十而击一。我以一攻十,苟能转之,则敌止当一,而我可敌十,是以一而击一。
故善用兵者,能变主客之形,移多寡之数,翻劳逸之机,迁利害之势,挽顺逆之状,反骄厉之情。转乎形并转乎心,以艰者危者予乎人,易者善者归乎己,转之至者也!
【注释】
① 转:转变形势。
②反:广西民族版为“百”, 中国军网版为“反”。应为“反”:反转,逆转。
【译文】
一人防守,能抵挡十人的进攻,这是一般的说法。如果能运用转变形势的办法,力量就会成倍地逆转。比如我以十攻一,如果能转变形势,对手仍是一,而我的十已经变成了十倍,因此就成了以百击一。我以十攻十,如果能转变形势,那么我方仍然为十,对手却减少九,这样我就成了以十击一。我以一攻十,如果能转变形势,把敌人的十化为一,我则可以一当十,这又成了以一击一。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能扭转敌主我客的被动局面,改变敌多我寡的兵力对比,变换敌逸我劳的不利情况,改变敌利我害的态势,转换敌顺我逆的状况,扭转骄矜暴躁的情绪。运用转化之法不但要善于灵活的变更部署,还要注意转化人的心理状态,把困难和危险加于敌人,将容易和顺利归于己方,这样就达到运用转化之法的最高境界了。
十七、活
活有数端:可以久、可以暂者,活于时也;可以进、可以退者,活于地也;可以来、可以往,则活于路;可以磔①、可以转,则活于机。兵必活而后动,计必活而后行。第活中务紧,紧处寻活。无留接②,是为孤军,无后着③,是云穷策。
【注释】
①磔(zhé):古代的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分割。《清经世文编》本注为“碍机者”,意为阻碍战机。此处应作分裂,分割之意。
②留接:执行接应任务的机动兵力。
③着:通“着”。围棋中下棋为“着”,指策略、手段。
【译文】
作战的灵活性有许多方面:可以持久,也可以短暂,这是对时间方面的灵活掌握;可以进攻,也可以退守,这是在地形上的灵活控制;可以来,也可以往,这是在道路方面的灵活选择;可以分割,也可以转用,这是兵力方面的的灵活机动。军队一定要有灵活性才能行动,计谋一定要有灵活性才能施行。但是灵活中务必要保持严谨,在严谨的基础上寻求灵活。没有接应力量的军队是“孤军”,没有后续的安排的计策是“穷策”。
十八、疑
兵诡必疑,虚①疑必败。
【注释】
①虚:意指毫无根据。
【译文】
用兵是诡诈的行为,所以将领必须保持怀疑的态度。但是,毫无根据的猜疑又势必导致失败。
十九、误
克敌之要,非徒以力制,乃以术误之也。或用我误法以误之,或因其自误而误之。误其恃②,误其利,误其拙③,误其智,亦误其变。虚挑实取,彼悟而我使误,彼误而我能悟。故善用兵者,误人而不为人误。
【注释】
①误:误敌。使用计谋造成对手犯错误。
②恃(shì):依赖,倚仗。
③拙:拙笨。
【译文】
克敌制胜的要决,并非只凭武力制胜,而是要利用各种方法造成敌人的失误。或者是我方采用欺骗的方法去迷惑敌人,使敌人失误;或者是利用敌人的失误把他引向更大的失误。可以利用敌人的倚仗而诱其失误,也可以利用敌人的有利条件造成其失误,害可以利用敌人的在笨拙诱其失误,也可以用其他计谋造成敌人的失误,让其智慧的不到发挥。害可以使敌人进行错误的变动,或假装挑衅,而实际攻取。一旦敌人觉察我的意图,我方要将计就计,让敌人再犯错误。敌人犯了错误,我方要有觉察,兵加以利用。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使敌人失误而不被敌人所误。
二十、左(1)
兵之变者无如左。左者以逆为顺,以害为利;反行所谋左其事,以己资人左其形,越取迂远左其径。易而不攻,得而不守,利而不进,假②而不遏,纵而不留,难有所先,险有所蹈,死有所趋,患有不恤③,兵众不用,敌益而喜,皆左也。适可而左,则适左而得,若左其所左则失矣。
【注释】
①左:旁门左道。这里指逆用兵法,反常用兵。
②假:广西民族版为“侮”。应为“假”。
③恤:顾虑、忧虑。
【译文】
用兵的变化莫测没有能比得上用“左”的方法了。“左”就是指用背谬的行动达到目的,用有害的手段取得胜利。所采取的行动与战略企图恰恰相反,这是行事之“左”;把自己的东西故意送给敌人,这是示形之“左”;舍近取远,这是选取行军路线之“左”。容易攻打的却偏偏不进攻,已攻取的地方却不去防守,有利可图但不进行,敌人借道而过却不加阻止,敌人逃走而不予截击,有时明知有困难,却偏要去闯,明知有危险,却偏要去冒,死地偏要前往,灾难却不顾及,应多用兵反而少用,敌人得到利益反而高兴,这些都是用“左”的具体表现。但用左要根据当时情况,当左则左,就会有所成功,如果为“左”而“左”,那就错了。
二十一、拙(1)
遇强敌而坚壁②,或退守时宜拙也。敌有胜名,于我无损,则侮言可纳,兵加可避,计来可受,凡此皆可拙而拙也。甚至敌无奇谋,我有朴虑③;敌本雌伏④,我以劲待,凡此皆不必拙而拙,无失也。宁使我有虚防,无使彼得实着。历观古事。竟有以一拙败名将而成全功者。故曰:力将当有怯时。
【注释】
①拙:原意为愚笨、痴呆。这里指的是装糊涂。
②坚壁:坚守壁垒,不与敌人决战。
③朴虑:稳妥的考虑。朴,质朴、厚重。
④雌伏:比喻隐藏起来,无所作为。
【译文】
遇到强敌的进攻就要隐藏起来,不与之发生战斗,或是退守的时候适宜于装作愚笨。如果敌人空有胜利的威名,但对于我方并没有损失,那么,敌人的辱骂可以听着,敌人的挑战可以避而不战,敌施小计可以假装中计。所有这些,都可以假装愚笨而又应该装作愚笨。即便敌人没有高明的谋略,我也要有稳妥的考虑;敌人怯懦避战,我也要严阵以待。所有这些都不必假装愚笨,但如果装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宁可我军徒劳地防备,也不能让敌人得到实际的好处。纵观历史,常常发现有一些用愚笨的方法打败名将而功成名就的人。所以说,作将领的人,必要时可以假装胆怯愚笨。
二十二预
凡事以未意而及者,则心必骇①,心骇则仓促②不能谋,败征③也。兵法千门,处伤万数,必敌袭如何应,敌冲如何挡,两截何以分,四来何以战!凡属艰险危难之事,必预筹而分布之,务有一定之法,并计不定之法,而后心安气定,适值④不惊,累⑤中无危⑥。古人行师,经险出难,安行无患,非必有奇异之智,预而已。
【注释】
①骇:害怕,吃惊。
②仓促:仓猝。“促”通“猝”。
③败征:失败的征兆。
④ 适值:恰好赶上。
⑤累:忧虑,危难。
⑥危:广西民族版为“虞”。应为“危”。
【译文】
凡是遇到出乎意料的事,必定会产生恐惧心理,恐惧就会导致心慌意乱,不能周密谋划,这是失败的征兆。作战的方法很多,战场上伤亡的将士无数,敌人突然袭击如何应付?敌人的重兵冲了上来怎样抵挡?敌人从两面夹攻,怎么分兵抗击?敌人从四面向我攻击,怎样出兵迎战?一切艰难危险的情况,都必须要预先筹划,分别部署,务必要有一定的对策,而且还要预先制定处理意外情况的应变方法,然后才能安定沉着,遇险情不慌张,遇到严峻险境时也能沉着应对没有忧虑。古人指挥部队作战,经历艰难险阻却能安然无恙,并非都有超群出奇的智谋,只不过是能预先有所准备罢了。
二十三、叠(1)
大凡用计者,非一计之可孤行,必有数计以勷②之也。以数计勷一计,由千百计炼数计,数计熟则法法生。若间中者偶③也,适胜者遇也。故善用兵者,行计务实施,运巧必防损,立谋虑中变,命将杜违制。此策阻而彼策生,一端致而数端起,前未行而后复具,百计叠出,算无遗策④,虽智将强敌,立制也。
【注释】
①叠:重复,重叠。
②勷:“襄”字的俗写。帮助,辅佐。
③偶:广西民族版为“遇”。应为“偶”。
④遗策:失策。
【译文】
凡用计谋制敌,大都不是单独用一个计谋就能达到目的的,必须要有几个计谋来辅佐它。用几个计策辅助一个计策,从千百个计谋中提炼出几个好的计谋,有了这几个成熟的计谋,就能产生各种制胜的战法。如果仅用一个计策,纵然敌人有时中计,也是偶然的,凑巧打了胜仗,也是碰上的。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使用计谋务求能够实施,运用机智巧妙的战术,必须要预防损失,确定计谋要考虑到中途有变故,任命将领要防止他不听节制。这一计策受阻,就立即拿出另一计策来,这一个方面成功了,把其他方面都带动起来,前一个计谋尚未完全施行,后一个计谋又已准备就绪,计谋一个接着一个层出不穷,筹划无一失策,即使遇到狡猾的将领和强大的敌军,也能立即制伏它。
二十四、周(1)
处军之事烦多,为法亦琐。大而营伍行阵,小而衣食寝居,总不可开隙迎扈②。故摅③思于虑,作法于无防,敌大勿畏,敌小勿欺,计周靡④恃,为周之至。
【注释】
①周:周全、周到。
②迎扈(hù):喻指给敌人以可乘之机。扈,一种候鸟。
③ 摅(shū):舒展,抒发。
④靡:无。
【译文】
军队指挥事情很多,指挥方法也很繁琐。大到部队的安营扎寨、行军布阵,小到士兵的衣食住行,都不能造成失误给敌人留下可乘之机。因此,要竭力做到没有想不到的地方,对没有防备的地方采取相应措施,敌处优势我不害怕,敌处劣势我不轻视,即使计划考虑很周全,也不有恃无恐,这才是周密设防的极致。
二十五、谨
用兵如行螭①宫蛟②窟,有风波之险。螭宫蛟窟,渡则安也。若大将则无时非危,当无时不谨。入军如有侦,出境俨临交,获取验无害,遇山林险阻必索奸,敌来虑有谋,我出必裕计。慎以行师,至道也。
【注释】
①螭(chī):古代传说中一种没有角的龙。
②蛟: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洪水的龙。
【译文】
用兵作战就像行走在龙宫龙窟一样,随时随地都有风波突起的危险。龙宫龙窟是危险之地,但闯过去就平安无事了。军队在战场上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危险的,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得谨慎。一到军中就要随时感到像有敌人在侦察一样,一出国境就要严密戒备像临阵打仗一样,缴获敌人的物资必须检验看对我们有无危害,遇到山林和险要的地形必须搜索敌人的奸细,敌人来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它的阴谋诡计,自己行动时必须有周密的计划。以这样慎重的态度行军作战,才是妥善的方法。
二十六、知(1)
微乎微乎!惟兵之知。以意测,以识语,不如四知之廉②得其实也。一曰通,二曰谍,三曰侦,四曰乡。通,知敌之计谋;谍,知敌之虚实;侦,知敌之动静出没;乡,知山川蓊翳③,里道迂回、地势险易。知计谋则知所破,知虚实则知所击,知动静出没则知所乘,知山川里道形势则知所行。
【注释】
① 知:即指获取战场情报及相关的各种信息。
②廉:考察,查访。
③蓊翳(wēngyì):蓊,蓊郁。翳,即遮蔽。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译文】
战争中最微妙的事情莫过于对敌情的了解。用自己主观的思想来猜测,用自己的知识来判断,不如用下面四种方法来观察敌人的实际情况为好。一是“通”,二是“谍”,三是“侦”,四是“乡”。“通”是利用与敌方有交往的人员,了解敌人的计谋;“谍”是通过派遣间谍,探知敌人的虚实;“侦”是派兵侦察,掌握敌人的动静出没情况;“乡”是利用向导,了解作战地域内被草木遮盖的山川的状况、道路的曲直迂回和地势的险易等。知道了敌人的计谋,就懂得怎样去打破它;了解到敌人的虚实,就懂得怎样进攻;摸清了敌人的行动规律,就懂得如何乘机制敌;察明了作战地域内的山川、道路和地势,就懂得制定正确的行军路线。
二十七、间(1)
间者,祛②敌心腹、杀敌爱将,而乱敌计谋者也。其法则有生③、有死④、有书、有文、有言、有谣、用歌、用赂、用物、用爵、用敌、用乡、用友、用女、用恩、用威。
【注释】
① 间:间谍。
②祛(qū):除去。
③生:生间。指窃取情报后能够安全返回的间谍。
④死:死间。指向敌人传递假情报,敌人上当后会被处死的间谍。,
【译文】
间谍,就是除掉敌人的心腹,杀掉敌人的爱将,打乱敌人的作战计划(打入敌方内部)的人。间谍活动的方法有:派往敌方内部离间敌人,或刺探军事情报而活着回来报告敌情的的生间;故意制造假情况,由我方间谍传给敌人,敌上当后将其处死的死间;通过向敌写书信,造成敌人互相猜忌的书间;故意丢失我方有关的作战文件,使敌人受骗的文间;散布谣言,造成敌方国君对其将帅怀疑的言间;编造歌谣在敌国中流传,借以除去我方心头之患的谣间;用音乐歌曲减消敌军士气的歌间;用重金贿赂帝国君或主将的心腹,使其多进谗言的赂间;向敌人贡纳一些物品来欺骗麻痹敌人的物间;用封官许愿的办法让敌营中的人为我方服务的爵间;用收买或重施恩惠的方法使敌间谍倒戈,为我所用的敌间;利用敌国的乡民为我方提供情报的乡间;利用我方在敌营中的朋友获取情报的友间;利用美色来取得敌情的女间;对敌方属民广施恩惠,主动向我方提供情况的恩间;利用我方的威严,以苦肉计等方法打入敌营的威间。
二十八、秘(1)
谋成于密,败于泄。三军之事,莫重于秘。一人之事,不泄于二人;明日所行,不泄于今日。细而推之,慎不间发。秘于事会,恐泄于语言;秘于语言,恐泄于容貌;秘于容貌,恐泄于神情;秘于神情,恐泄于梦寐。有行而隐其端,有用而绝其口。然可言者,亦不妨先露以示信,推诚有素,不秘所以为秘地也。
【注释】
①秘:保密。
【译文】
一个计谋的成功在于能很好地保密,其失败则在于泄密。所以军事上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严守秘密。只能一个人知道的事情,就不能透露给第二人;明天的行动,不能在今天就泄露出去。仔细地推究计谋的每个细节,谨慎得不能容有丝毫的疏忽。所作所为都能保密了,还要防止在言谈中泄露秘密;言谈中注意了不会泄露秘密,还要小心容貌中容易泄密;容貌中做到了不露声色,还要小心表情上泄露秘密;表情上做到了隐而不露,还要当心说梦话泄露秘密。部队在行动前一定要隐蔽企图,用谁执行任务事先也不告诉他。如果某些可以说的,也不妨先说,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常常与他推诚相见,坦露这些秘密是为了更好地保密。
【《揭子兵经》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