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携手共进(2 / 2)
“他没有……?”
莎摩珂将脸埋进筋肉鼓胀的臂弯,低声道:“他说,要带我回零陵,见过父亲再……”
少女的声音甜如蜜糖。
————————————————
没过几天,蔡瑁留在金祎脸上的伤已经渐渐痊愈。尽管心里的伤痕仍在滴血,但是金祎坚强着振作起来,学着承担起自己的作为武陵太守的责任。
他带着众人奔赴临沅之西的壶头山山脚,那里是老金旋生前选定的一块风水宝地。在金旋和金小妹的坟前,每个人都虔诚上香,以告慰逝者在天之灵,以及共同经历的这段难忘经历。
回到郡府,伊籍和刘先并未久留。他们完成了使命,要回去向刘景升禀报蔡瑁之死的详情。临别之际,金祎和刘贤送他们到临沅城外,一一话别。
刘先仍是原来一样,不停嘱托金祎和刘贤为刘琦争权多做准备,在他看来,武陵和零陵、桂阳已经成为立长派的中坚力量。伊籍则只是客套寒暄,一如一贯作风。周不疑和小刘德也学着大人样子互道珍重。
没有见到赖恭,是周不疑最大遗憾:“替我向恭叔道别。他日有缘,周不疑愿再向高人讨教。”
众人心照不宣,无人去提及蔡瑁之死。仿佛他真的只是死于战乱,一场距离武陵十万八千里的战乱。
望着众人远去的车队,金祎的脸色恢复了黯然伤神的惨淡。
刘贤开口问道:“德祎,武陵今后的路,你想好了吗?”
“伯礼何必明知故问。当日在城头,金某已经说了,无论立长立幼,襄阳的政争,已经和金家没有关系了。”
他说完,突然对着刘贤俯身下拜:“伯礼兄对我和金氏有再造之恩。愚弟自忖不是可堪大任之人,愿请兄长为武陵之主!”
这确实超出了刘贤的预料。他连忙将金祎扶起。
“德祎,你把我想成何种样人?你我是世交,情同手足,难道我会觊觎武陵?”
金祎摇头:“此乃小弟真意。这几日,小弟想过了。荆州已是朽木,不可再造,唯有连根拔之,令立新木,才是永存之道。兄长于零陵大行新政,正是百年根基肇始。”
好小子,上道。刘贤知道,这就是软实力的力量,不用攻城夺寨,而是不停施加文化和制度的影响,别人自会心悦诚服,甘愿跟随。
这种时候,是盟友还是附庸,已经无所谓了。无论是武陵还是金祎,都已经留下了刘贤的形状。
“德祎,既然如此,你我何不携手共进,在这乱世中立起荆南人的大旗,让他们知道,荆南不是襄阳的奴隶。”
“携手共进……”金祎还有最后一丝犹豫。
刘贤当然知道,金祎担心的是枪杆子的问题。“兵马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待我回零陵,便派鲍隆将军和陈应将军来武陵,助你练兵修城,保证不管是谁,都不敢侵犯武陵疆土。”
“承蒙兄长不弃,金祎定当与兄长携手共进共退,绝不背叛!”
两人的手掌在空中紧紧相握,一股暖流自掌心流如彼此心中。刘贤明白,除了陈应搭建的防御工事,一堵无形的统一战线已经渐渐有了雏形。对于不久将至的那场大战,自己的胜率又多了几分。
而随着武陵拿下,不知不觉刘贤已经成了势力扩及三郡的荆州实力派。
他的视线开始投向北方,投向襄阳,殊不知襄阳城中,亦有人凝望着他,凝望着零陵。
他和金祎并肩走在返回郡府的大路上,一边走,一边畅谈着未来的施政大事。
忽然,一个乞丐模样的人从路边窜出,手持一杆挂着“命”字的长旗,与二人撞在一起。
“哎呦!大白天撞人,没长眼睛啊!”那乞丐从地上坐起来,嘴里骂骂咧咧的。
呦呵,这是碰见古代碰瓷的了。我看看你是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
一旁刘全赶上前,冲乞丐喊道:“瞎了你的眼,不知道这是武陵的金公子和零陵的刘公子吗?明明是你撞人在先,还在狡辩!”
那乞丐一听刘贤和金祎的名字,没有纠缠,反而抬头一笑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不想冲撞了两位公子。”
金祎摆摆手:“无妨,你是苦命人,以后注意,其他大户人家可没有好脾气。”
刘全要赶那乞丐走,却见乞丐将“命”字旗横在身前,笑着问道:“两位公子,不算一卦吗?小人当年和乌角道人学过几天道术,可以测命验理,预知吉凶。”
“预知吉凶?那你说说,赤壁之战甲子日是礼拜几?”刘贤穿越前最不信封建迷信,如今,更不愿意听这些妖言惑众,摆手着让刘敏刘全赶他离开。
也许是亲人的死让金祎崇敬鬼神,却见他拦住刘贤,问那乞丐:
“既然是大名鼎鼎的乌角道人弟子,请阁下算算,我二人前程吉凶?”
刘贤望向那乞丐,一脸黑色油污虽然肮脏,可是分布均匀,像是用毛刷刷上的,五官端正,若是洗了干净,也是一张美颜。
那乞丐作势掐指一算,微微笑道:“君不闻雒阳小儿有谶语,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
刘贤暗觉不对,这谶语他听过,是汉末三国年间有命的凶谶,此刻这人说出,显然不是吉兆。
金祎没有发现异样,说道:“听过,可那是预言帝王之语,于我二人何干?”
乞丐道:“因为这谶语下半句正好应在两位公子身上。”
“什么谶语?!”刘贤金祎异口同声问道。
“龙杀龙,天覆天,圣主洪业起荆襄。”
反诗……这是反诗!
刘贤大惊,忙叫刘敏拿下这乞丐,却见乞丐脚下一阵烟雾乍起,随即整个人影消失其中,唯有一阵洪亮人声如雷鸣般在临沅上空不停回荡:
“龙杀龙,天覆天,圣主洪业起荆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