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鸿雁南飞(2 / 2)
杨修淡淡道:“可能是家父为国事操劳,这两年和先生的书信少了。小侄甫入仕途,常在司空幕府办差,自然少为问候先生。”
“家父?你是杨彪之子?!”蒯越惊问。
杨修点头道:“在下是家中嫡子。”
好,杨修的话差点没把蒯越噎死。一句的潜台词是说,我爸爸眼中都是许昌“忙于国事”公卿贵胄,对你这个地方上的小谋臣根本不屑一顾,另一句潜台词是,我堂堂杨氏嫡子,出身就是司空大人的机要近侍,怎么,不服么?
年少成功,出身名门,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年少轻狂的资本。
不狂还叫年轻人吗?
蒯越知道自己终究压不过这后辈:“失敬失敬。杨氏代代有英才,令我辈佩服。敢问杨公子,我与许昌约定半年一会,这世间未到,为何来得如此早?”
杨修道:“子柔先生可曾听说北面的情况?”
蒯越点头:“听说司空大人已经开凿沟通呼沱河、鲍丘水的平虏、泉州二渠,想来是要北进,继续追讨袁氏余孽?”
杨修点头:“果然,司空大人说不愿得荆州但愿得蒯异度,先生身在江左却洞悉北国微末之事。确实如先生所料,司空欲要北进乌桓。”
蒯越点头,没有继续接话。按照他与许昌的约定,双方只是建立联系,并未形成从属,一旦有人发现,他也可以推说为是半官方接洽。双方虽有不和,总不能断绝往来吧?就是写封信骂骂曹操祖宗十八代,总得有人送信不是。
杨修继续道:“司空近来在冀州听闻,荆南小郡零陵横空出了一位宗室公子,正代其父推行新政,招兵买马,吞并郡国,隐然有江东小霸王之势。”
蒯越一阵冷笑:“就是真的小霸王又如何?不还是被你们那位郭祭酒勾结许贡除掉了?荆州未必有小霸王,可是许贡之徒可是不少。”
杨修道:“司空还听说,刘荆州有意偷袭许昌。”
蒯越道:“别一口一个司空之意,说吧,那位郭祭酒又想干什么。”
也许是杨修太过稚嫩,在老道的蒯越面前终究是难以维持神秘感,但他还是努力维持着自己的主动,拒绝顺着蒯越的意思说话:
“不管是司空还是郭祭酒,他们都清楚刘玄德的实力。没有刘景升的支持,刘备的新野小县空有兵马,却难有用武之地。司空想让刘景升的眼睛从许昌移开,多看看身后的零陵。”
“那就只有让零陵反叛了。刘度刘贤和景升公同为宗室,又有多年情谊,哪里是你们说能挑唆就挑唆的。”蒯越点破了杨修。
“所以,这次许昌需要先生助力。”杨修说出了此行的真意。
蒯越笑问:“敢问司空大人出何价?”
杨修道:“待平了北境,司空挥师南下,将以子柔先生为荆州牧。”
蒯越大笑:“哈哈,真是笑话。老夫若是扶保刘琮上位,这荆州何人不向老夫俯首贴耳,何须做什么州牧。更何况零陵是我荆州门户重镇,老夫若是做了荆州牧,怎会自毁长城?”
杨修听懂了蒯越没明说的意思:我的地位本就高,零陵又是重镇,想要让我帮忙,你们得加钱。
“待事成,将来保举先生入朝三公。”杨修补充道。“下官可以用杨氏的信誉保证。”
看看,这就是顶级世家公子,一句话,就能定下三公这样的高位。毫无疑问,对于天下任何一个豪门世家,出一个三公是梦寐以求的梦想。更何况是经营地方多年,从未在朝中出过三公高位的蒯家。杨修动用私人关系开出的价码,终于打动了蒯越。
“贤侄二十出头有如此韬略,真是前途不可限量。只不过将来荆州还是需要荆人治理,老夫去朝中任职,可以由犬子代为州牧之职。”
蒯越望着锅里的三公之位,也不想丢了碗里的州牧宝座。
“贵公子愿为朝廷出力,如此甚好。”杨修点头,代表许昌同意了这笔交易。
他志得意满的起身要走,却被蒯越叫住。
“贤侄,我有一事不解,你身居要位,曹司空为何会派你来?令尊又怎会同意?须知此行艰险,九死一生啊。”
杨修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表情:“此行非是司空所派,乃是在下争取得来。天下人对杨家尊重有余,敬畏不足。我只是想证明,郭奉孝能千里杀孙策,我亦能跨江定荆州。
杨氏不忘先生之功。一切都仰仗先生了。”
他打开门,走出极为自信的步伐。蒯越望着杨家公子的背影,想起不久前同样从这里走出去的零陵公子刘贤。
“后生可畏,以后这天下,都是他们的棋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