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斯坦李的求助(2 / 2)
若真的到那种程度,到时候古德曼可就不只是付出20%股份而已了,而是要按比例赔付乔尼的投资损失。
估计至少也得吐出十几万美金。
这就是把老实人逼到绝路带来的后果!
因为古德曼将斯坦李的“蜘蛛侠”给彻底否决掉了,这是令人无法容忍的事情,所以这位老实的漫画主编开始到处串联,非得要把古德曼从漫威公司搞走不可。
斯坦李经常把出版商马丁·古德曼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模仿者之一”。
这可不是什么夸奖,而是莫大的讽刺!
古德曼对斯坦李等人限制非常严格,死死的把创作决定权抓在手上,而他的灵感却是来自与其他出版商打高尔夫球和吃午餐谈天侃地时,所捕捉到各种信息和线索,然后就让斯坦李利用这些想法来创作。
如果听说西部题材热卖,古德曼就会把李找来,大声说:“斯坦,写点儿西部故事吧。”
每种新时尚的出现,都意味着这类漫画系列也会随之热门起来。
斯坦李经常要追逐着市场热门产品跑,每天工作疲惫不堪,却只是为了山寨别的公司作品,一点自主创作空间都没有。
唯一的原创《神奇四侠》还是在乔尼的支持下才能顺利完成。
幸亏斯坦李是一个多面手,可以同时创作不同的漫画系列。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了这么久,他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多条故事线的创作。
斯坦李用绰号和双关语来记漫画系列的名字和头衔,比如,重新启用1960年《牛皮小子》里的枪手,把他打造成逃犯;或者运用头韵修辞,取有着相同首字母的单词作为题目,比如,《模特米莉》(Millie the Model)等等。
但是这样的做法十分的折磨人!
既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也没有获得相应的酬劳,他们这些人就几乎跟工厂生产流水线工人差不多。
如果山寨的某个漫画类型卖得很好,出版商马丁·古德曼就会给李一点儿喘息的空间,但当销量下滑时,他就会给李施加压力。
古德曼是个性格保守的主管,他不喜欢改变,这令斯坦李很苦恼。
同时,古德曼还总是对漫画持贬低的态度,这更使这位野心勃勃的作家不满,斯坦李说,“(古德曼)觉得漫画读者不过是小孩子或愚蠢的成年人”,也就是说,“如果用一个词能说明白,他都不想让我用两个词。他认为漫画不需要打磨人物性格,不需要添加那么多对话,只要有打斗场面就行了”。
由于当下的年代,个人出版公司经营状况不稳定,经常有公司倒闭,再加上他二人已经共事很久,斯坦李向乔尼承认:“这不过是一份工作而已,我不得不按他的想法来办。”
意思是他为了生活而委曲求全。
尽管李和古德曼是远房亲戚,又是长期合作伙伴,但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很亲近。
斯坦李认为:“马丁擅长做自己熟悉的工作,赚了很多钱,但他没有开拓精神,他只是希望一成不变。”
所以漫威公司的压力全都堆在了斯坦李身上。
虽然出版业竞争一直十分激烈,但是大多数企业的高管跟斯坦李一样,并不是冷血的行业领袖。
古德曼却不管这些,他逼迫斯坦李加快工作的进度。
斯坦李在电话中对乔尼诉苦道:“马丁聘请了一位好朋友当他的业务经理,他们每天会花两三个小时在马丁的办公室玩拼字游戏。”
与之相对的是,斯坦李和其他画师们则在一墙之隔的办公室里工作得昏天暗地,经常加班加点的工作,却仅仅是因为上面的想法时常改变。
因为市场风向在不停变化,所以他们的工作计划也不停的变动。
古德曼和业务经理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才是未来会流行的题材,只能看看这家的作品似乎不错,那就让人抄,如果销售数据好,那就是自己的功劳,如果销售数据不行,那就是斯坦李和画师连抄都没抄好,简直就是蠢材加废物!
本来乔尼的加入,让斯坦李等人看到了一丝希望。
可惜漫威公司刚有了起色,很快就被古德曼一番骚操作给打回原形。
随着《神奇四侠》销量的飙升,古德曼试图趁热打铁,用他惯有的管理风格给李下了一个简单的指示:“再创作几个超级英雄。”
古德曼下这个指示自有道理:超级英雄可能是下一个流行的题材,所以这将是及时漫画公司的新方向。
然而,《神奇四侠》并未改变他们之间的关系。
由于新超级英雄团队的出现,公司的销量翻了一番,古德曼对公司的监管更加严格了,原因很简单,乔尼的注资并非无条件,而是要求两年内公司利润达到相应的条件。
若是漫威公司实现不了的话,那么古德曼的股份自然就要再减少20%,而乔尼就会成为漫威公司的股东。
此外,万一漫威公司在两年内破产倒闭。
那么古德曼就要按比例赔偿乔尼的损失,正常情况下,这几乎不可能发生,但是斯坦李却决心要联合其他人让漫威公司搞到破产为止。
这是《神奇四侠》给斯坦李带来了信心,就算漫威公司真倒闭了,他也可以到其他公司找到更好的工作岗位。
与此同时,这部漫画让斯坦李在公司有了更大的权威和影响力。
因为斯坦李通过自己的手上权限,暗地里把赚来的部分利润用来提高自由作家和编辑的薪酬,这样就可以减轻他自己在写作、策划、编辑和批准公司每月有限的漫画系列创作时的压力。
若是能够这样维持下去,或许斯坦李会继续忍受下去。
然而,随着《蜘蛛侠》的计划受阻,迫使斯坦李不得不带领大家与古德曼叫板。
几个月来,李一直在构思一个与神奇四侠类似的新型超级英雄,这个英雄有超能力,
但他同时也会在现代社会中遇到现实的挑战。
新角色将是“一个有各种问题、烦恼和焦虑的青少年”。斯坦李想出了“蜘蛛侠”这个酷炫的名字,并设想这同时是一个“倒霉孩子”,这个孩子的命运喜忧参半。因为获得了超乎常人的力量,他能够像现实中的蜘蛛一样黏附在墙壁、建筑物的侧面,甚至天花板上,就像一只人形蜘蛛一样。李预感到蜘蛛侠将会成为公司及超级英雄题材的重要角色。
斯坦李在电话中回忆去找古德曼讲述创意的情形时,对乔尼这般说道:“和以前一样,我把想法戏剧化地告诉了我的老板、朋友、出版商兼伙伴。”他甚至美化了蜘蛛侠的创作灵感来源,声称是源于“打字时抬头看到了墙上的苍蝇”。
就跟华特迪斯尼在地下室里看到老鼠时一样,顿时灵感大爆发了。
他把人物特点都设定好了:青少年、孤儿、焦虑、贫穷、聪明,以及其他年轻人所拥有的特质。
斯坦李以为古德曼不用考虑就会同意这个创意,但令他吃惊的是,古德曼很不喜欢这个故事,不同意把它作为一部独立的漫画书出版。
做了一辈子出版商的古德曼不同意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人们讨厌蜘蛛,所以不能把英雄命名为‘蜘蛛侠’;第二,少年当不了英雄,‘只能做一个配角’;第三,主角应该是果敢英勇的人,而不是一个长着粉刺、不受欢迎、身体瘦弱的孩子。”
古德曼认为,一个并不英勇的英雄,或者不是特别讨人喜欢的英雄,听起来就像一个“喜剧角色”。他生气地问李:“难道你不知道人们讨厌蜘蛛吗?”
这个理由听起来非常强大,简直让人无法反驳。
斯坦李在电话中苦笑地对乔尼说,这些没完没了的反对意见让他觉得“马丁就是不让我创作任何角色”。
有时候甚至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因为原创作品跟他的山寨理念背道而驰。
古德曼认为,一个青少年角色会让他的公司在漫画出版商里沦为笑柄,这是公司管理人员一直担心的问题。
不管该公司取得怎样的成功,古德曼都深知这个行业的起起落落,所以他拒绝了那些他认为会失败的想法,并继续借鉴其他出版商的成功经验。
古德曼彻头彻尾地讨厌蜘蛛侠。
他通常只在公司经济状况不行的时候会显得谦虚大度一些,那个时候更容易接纳其他人的想法和意见。
但当斯坦李给他带来这个新角色时,这触及了古德曼心中的不安和担忧,他担心出版蜘蛛侠漫画会影响自己在公司的地位和权力。
“我绝对不会允许你画这样一个蜘蛛男孩!绝对不会允许!”古德曼反复强调道。
这让斯坦李意识到,若是没有办法完全绕开老板,那么这辈子自己就只能老老实实的按照对方的意愿去画山寨作品了。
“那跟工厂里的流水线工人有何区别?”
于是他决定冒一些风险来达到自己目的,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等到乔尼成为公司大股东后,再去将“蜘蛛侠”漫画推行上市。
按照目前古德曼的经营理念,漫威公司肯定无法在两年期限内完成盈利目标。
可是斯坦李却不愿意等待那么久!
他要今年就实现自己原创作品的梦想,于是先暗中跟手下的画师通气,很快就达成一致共识:“要么让漫威公司换个老板,要么大家换个公司继续干。”
在跟画师们商量过后,很快就制定了一个方案计划。
同时斯坦李打电话给乔尼寻求支持,只要这位年轻的老板愿意力挺,就算他们全员被古德曼开除出公司也不用担心后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