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个人锚点太少(2 / 2)
反而担心乔尼不配合自己,若是坚持要在合同上标明代持股份之类的内容,那就会让事情变得麻烦许多。
两人敲定相关时间和地点,然后汤姆菲利普斯就离开了。
他那边的工作可不简单,还得找犹太族裔的人精心准备相关工作,然后才能拿到爱德华八世的授权去执行。
乔尼则在办公室里仔细复盘了一遍,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以后事情若是败露,爱德华八世也只会找汤姆去算账。
估计不是犹太人祭出大杀器去威胁的话,那就是汤姆暗中做账将股份和红利给整没了,让爱德华八世吃了一个哑巴亏。
具体如何操作,他还真是想不到半点头绪。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大坑,却是用来针对爱德华八世的陷阱,自己顶多是在旁“目击谋杀现场”而已。
“算了,这跟我没有一点关系。”
乔尼原本就觉得汤姆在谋划什么,没想到会搞出骗老人钱财的事情来。
于是他连续打了几个电话,安排人员去跟进处理这件事情。
刚放下话筒没多久,忽然接到玛丽莲梦露经济主管的电话,原来是在《雌雄大盗》电影拍摄完毕后,她一直都走不出“邦妮”这个角色来。
“梦露她快疯了,整天神神叨叨个不停,还经常去骚扰沃伦比提,说要跟他一起去抢银行!”
沃伦比提作为男主角“克莱德”,早就不厌其烦了。
幸好他知道玛丽莲是个容易受到角色情绪影响的演员,平时经常把他当成了“克莱德”,所以没有找警察来处理,也没有把事情闹大对外公开。
沃伦比提找到玛丽莲梦露的经纪人助理,然后助理联系主管,他们试图帮助自己的雇主从戏里走出来,结果很不幸的失败了。
他们安排的心理医生一个都没能起到作用。
更让人感到担心的是,玛丽莲梦露昨天消失了一整天,最后被保镖发现在某家精神病院里面。
他们好不容易才把人给救出来。
“我明白了,你们先看住玛丽莲。”乔尼大致上明白了怎么回事,估计是梦露太过于入戏,以致精神状态再次出现不稳定。
玛丽莲·梦露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体验派演员或方法派演员。
尽管她常常被视为符号化的电影偶像,但她也是一个训练有素、努力自我表现的演员。
她在演戏时经常运用想象力和个人经历,并且注重表达情感上的真实感。
她还强调在镜头前呈现出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并深入研究角色背景、外貌和风格,以此切实地展现角色的复杂性。
虽然玛丽莲梦露经常对别人说自己没有表演天赋,但实际上她本身就是一名天赋型演员,没有太多的表演技巧,而是想象里超出常人太多。
应该说她是属于老天爷赏饭吃的那种人!
可以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靠想象力找到角色的情绪状态,然后把自己扔进去,如此就能变成那个角色,言行举止都贴合角色行为。
所以跟玛丽莲梦露合作的人都很感到很惊诧,因为她在镜头面前和平时宛如截然不同的人。
只要站在镜头面前,玛丽莲梦露就会变得光彩夺目,就跟被人夺舍附体了一样。
不过这样有好有坏,好处自然是演技浑然天成,看不出半点表演的成分。
坏处就是对于没有稳定日常生活的演员,更加容易受到剧情影响,混淆了角色和自己的界限。
比如当年玛丽莲梦露和简·拉塞尔两位美女饰演《绅士爱美人》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简·拉塞尔有稳定的家庭生活,每天回家跟家人相处就可以从戏中脱离出来。
然而玛丽莲梦露却孤身一人,回家无人相伴只能沉浸在角色当中。
这样日积月累下来,没有正常生活和家庭身份作为锚点,玛丽莲梦露很快就变得精神有点不正常。
成名之后接受佛洛依德派的心理医生治疗,更是将这种病情影响放大,以致每天晚上大脑还在高速运转,无法正常的入眠。
过去一年时间,乔尼先是用各种方式让玛丽莲的睡眠变得正常。
然后又通过转变成为歌手身份,暂时脱离了好莱坞演员圈子,不用拍摄饰演别的角色,从而让玛丽莲梦露精神状况好了许多。
没想到现在刚开始拍第一部电影,她又再次陷入戏中无法自拔。
乔尼乘坐私人飞机赶往洛杉矶,在某家医院看到精神萎靡的玛丽莲梦露,经过询问才得知,她似乎也知道自己出问题了。
于是在自救的想法驱使下,去精神病院寻求帮助。
结果这家精神病院竟然是一家黑店,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想要把玛丽莲梦露给关起来,然后实施一些惨无人道的“治疗”手段。
最后还是公司配给的圣石保镖发现情况不对,果断破门而入把已经绑在病床上的雇主给救了出来。
“这可真是……”乔尼也不知说什么才好了。
他记得原历史时间线上,玛丽莲梦露在1961年时,就是这样子落入一家精神病院的手上,然后经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暗无天日虐待后,才让她找到机会打电话给第二位丈夫,让对方找记者闯进来把人救了出去。
乔尼本以为玛丽莲梦露已经逃过1962年8月5日的生死大劫,原有的命运已经改变,没想到竟然还是差点就走回老路。
“你们商量好要如何善后处理了没有?”他向旁边的经纪人主管询问。
主管连忙回答说:“我们决定把这个消息封锁,以免对梦露的名誉造成毁灭性影响……”
“玛丽莲,你的想法呢?”乔尼打断对方的话,转头问道。
玛丽莲梦露摇摇头说:“我不知道,但是我发现有些女人在她们的病房里天天叫。我的意思是我想她们是觉得活不下去了,所以才大声喊叫,她们都是可怜的被迫害的人。我就觉得我们应该想办法帮她们,或许能临时减轻一下她们遭受的折磨和痛苦。”
乔尼沉默了十几秒,然后果断地对经纪人主管说:“召集记者,向社会公布玛丽莲在精神病院遭受的非人虐待,我们一定得要讨回公道才行。”
“啊?”经纪人主管顿时愣住了。
“我们要达成以下目标,首先向公众澄清事实,不要让媒体自由发挥,其次向精神病院追责,最后是成立救助基金会,帮助精神病院里的病人免受他人的虐待。”
乔尼把基调确定下来后,转头向玛丽莲梦露说:“这个过程肯定需要你出面应对记者,如此才有可能迅速将病人救出来。”
玛丽莲梦露听了并不感到害怕,反而表现出跃跃欲试的神情:“是吗?我随时待命!”
不知不觉中,她用上了“邦妮”的语气。
还是尚未从这个角色中走出来。
即便如此,玛丽莲却比刚才显得精神多了,并且参与到出谋划策当中,提供了许多证词和证据给工作人员。
乔尼发现随着众人讨论深入,玛丽莲梦露身上的“邦妮”痕迹逐渐消失不见,也许是因为有了另一个更吸引注意力的事情。
眼前的玛丽莲显得无比正常,一点都没有精神失控的迹象。
“此次出事,估计跟她与阿瑟离婚也有不小关系。”
乔尼清楚玛丽莲梦露在这段婚姻中有多么卑微,希望获得丈夫阿瑟米勒的认同却只能得到“令人失望”的评价。
或者说在三段婚姻里,她始终都是委曲求全的那个人。
换而言之,想要让玛丽莲梦露稳定下来,那就得要给她找个男人依靠才行,而且还必须得是她看得上的男人。
“这太麻烦了!”
乔尼左思右想,决定另辟蹊径,给她一个全新的心灵锚点。
个人事业!
除了家庭之外,玛丽莲梦露最看重的就是她自己的演艺事业,有时候还会把它摆到首要位置上面。
比如她的第一次婚姻,就是因为跟自己的事业有冲突。
所以才选择跟军人丈夫离婚。
第二次离婚是因为体育明星丈夫家暴,不信任玛丽莲梦露,导致家庭没有起到锚点作用,反而对她的演艺事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三次离婚也属于类似情况,就是家庭和丈夫失去了锚点效果。
玛丽莲梦露每次拍戏都会产生一次身份危机,所以需要锚定自身认知,这样才能从戏中走出来,否则精神状态就会濒临崩溃。
原本歌手身份就是一个很好的锚点,足以让玛丽莲梦露精神稳定了一年多都没有出现状态。
现在看来,应当是仅仅依靠歌手身份还不够。
忙于慈善工作有助于缓解玛丽莲的精神压力,而且她也很喜欢帮助别人,以前就经常往慈善孤儿院跑,现在专注于救助基金会的工作,估计可以顶很长一段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