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太空漫游(1 / 2)
第316章 2001太空漫游
夕阳西沉。
余晖洒在华丽的办公大楼上,映衬出一副宁静美好的画卷。
然而,在其中一间富丽堂皇的办公室中,正在上演一场关于命运抉择的激烈争论。
制片人谢泼德此刻正紧锁着眉头,手中紧握着电话听筒,一脸焦急。
他身为“白日梦想家”制片公司总裁,如今却面临着一个关乎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决定。
在这个时刻,他需要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电话那头,乔尼回应着谢泼德的问题。
对于《怪医杜立德》剧本,乔尼觉得这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精彩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再加上几分黑暗幽默,成为一部有着极高市场潜力的剧本。
最后却感叹地说:“只可惜投资大了点。”
如果真的只需六七百万,那还在可承受范围内。
可是乔尼得要给项目留有余量才行,刚开始就把项目资金定得如此高,后期想要控制成本就很困难了。
拍电影就跟博彩差不多,资金越是雄厚越能保证胜率。
可是博彩的不确定性,让人无法保证拍出来的电影一定能够赚钱,即便乔尼拥有后世记忆也不敢打包票。
他能做到的就是尽量选择已被“历史”证明过的电影项目,然后提供充足的资金让这个项目成功落地。
因此按照他的习惯来制作七百万项目,那么必定要有一千四百万的投资保底,然后才能进入拍摄阶段,否则成功希望还是无法得到保障。
若是超过了投资上限还没能完成拍摄,那就只能硬生生的撤资止损了。
福克斯影业的《埃及艳后》就是前车之鉴,原本五六百万的项目最后却硬生生的弄成四千万的大制作,否则它连水花都溅不起来。
“这样子吗?”
谢泼德站起身来,小心翼翼地将电话听筒放回原处,打开扩音功能。
窗外的景色再也无法吸引他的注意力。
然后急得团团转,心情焦虑不已:“这是一部我们不能错过的好剧本!乔尼,如果你真的觉得那是好剧本的话,我们必须要将这个项目争取过来。”
“嗯嗯!那就试试看吧!”
正当乔尼含糊地回应着谢泼德时,突然想起了一个关键的信息:“剧本作者安德鲁·雅各布斯已经跟福克斯影业签约,所以再怎么可惜都没有用了。”他的语气中流露出无奈与遗憾。
“已经签约?”谢泼德皱着眉头。
乔尼愣了一下,摇了摇头说:“这是对方说的,我没有去深入调查。”
“那就是还有希望?”
谢泼德兴奋地搓了搓手,连忙说道:“我在福克斯影业里有熟人,可以找他帮忙去问一下……”
很快对方就有了回复。
原来安德鲁的签约其实并非真实签约,而是故意玩的小把戏。
这家伙试图通过这种手法来自我抬价,而福克斯影业那边还没有决定把这个项目给拿下来。
因为安德鲁想要做这个项目的制片人,而且索要的条件都很高,其中就包括有一定比例的票房分成。
只不过他手上有小说剧本版权,所以双方都在僵持不下当中。
思索片刻,谢泼德重拾信心,拨通了乔尼的电话。
他语气坚定地说:“乔尼,我知道你觉得这部剧本投资大了点,但我们不能放弃。这是安德鲁故意搞的把戏,福克斯那边还没有决定。我们还有机会!”
乔尼听着谢泼德的话,心中还是犹豫不决。
他仔细翻看过那个剧本,感觉确实是一个好剧本,如果能够拍摄出来的话,里面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肯定能够吸引不少观众走进电影院。
可是在后世确实没有听过这部电影的票房。
尤其是六十年代拍的这部电影,更是找不到相关信息,虽然他曾在央视的电影频道上看过,当时感觉这部电影还不错的样子。
思来想去,乔尼决定还是先接触一下,将这个项目拿到手再说。
福克斯影业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万一真的让它搞成《音乐之声》那样的大爆电影,岂不是又要咸鱼翻身了吗?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让谢泼德以“白日梦想家”的总裁身份参与到剧本角逐当中,若是自己亲自出面的话,肯定会引来更多竞争者。
可是他们这边刚跟安德鲁接触,外界的新闻媒体马上就得到了消息。
……..
在洛杉矶的灿烂阳光下,福克斯影业的总部大楼显得光芒四射。
大楼的流线型设计,坚固而刚毅,凸显出了这个曾经霸占全球电影市场的巨头的风采。
新任总裁万格坐在豪华办公室中,目光如鹰一般,锐利且深邃。
他手上捧着一个文件,眼神紧紧盯着文件内容,仿佛要把纸张上的每一个字都牢记在心。
这个文件就是新项目《怪医杜立德》的全部资料。
据有关部门谈判得知,安德鲁,小说剧本版权拥有者,并不只满足于编剧的身份,他希望以制片人的身份深入参与到项目中,并提出了一项颇高的分成要求。
他的要求异常坚定决绝,让人难以反驳。
看似完美的剧本,广泛的受众群体,受欢迎的小说原着,《怪医杜立德》项目看起来就像一只雄鹰,等待着展翅高飞。
然而,安德鲁的分成要求,和投入庞大的投资都让这只雄鹰背上了沉重的枷锁。
万格皱紧了眉头,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在他阴郁的脸色上表露无遗。
自从《埃及艳后》失利后,福克斯影业就像一条搁浅的鲸,奄奄一息。他们急需一个成功的大项目来挽救这个濒临危机的公司。
原本他们觉得《怪医杜立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白日梦想家电影公司的加入,让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新闻报道说乔尼乔亚斯对这个项目赞不绝口,认为它会是下一部《音乐之声》电影。
乔尼乔亚斯的观点让更多电影公司参与到争夺当中。
因为以他独特的商业洞察能力,自出道以来成功率惊人。
万格没法不去顾忌这种超乎寻常的押宝能力。
如果让“白日梦想家”拿到《怪医杜立德》,那对福克斯影业无疑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万格站起来,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城市风景。
外面那些熙熙攘攘的人们,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梦想,正是福克斯影业的电影一直在描绘的。
他深吸一口气,整理好衬衫的领口,用力握紧了拳头。
万格转身坐回到椅子上,决意已定。
他必须要赌一把,拼尽全力抢下这个项目,必定不能让福克斯影业在自己手中破产,但是也要尽可能的降低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
万格握紧了文件,他的眼睛闪烁着坚定和决心。
他知道,这个决定将关系到福克斯影业,甚至整个电影行业的未来格局。
但是他没有退路,也不需要退路。
…….
福克斯影业不愧是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之一。
当它决心要争夺一个电影项目时,即便是“白日梦想家”这种风头正盛的电影制片公司也难以匹敌。
尤其是万格不仅全盘答应安德鲁的要求,还主动给这个项目开出高达一千八百万美金的总投资,结结实实的给了谢泼德等人狠狠一记重拳。
一千八百万美金!
这将是一步不亚于《埃及艳后》的大制作!
即便乔尼对剧本再怎么有信心,他也不可能会花那么多钱去拍一部电影。
关键是这部电影的后世记忆太少,缺少足够多的信息作为参考。
“福克斯影业果真是家大业大,居然濒临破产了还能筹到如此多资金孤注一掷?”朱罗对此表示难以置信,同时觉得失去了这个项目真的好可惜。
谢泼德还想努力挣扎一下:“要不我们再找安德鲁谈谈,指不定在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他会选择我们公司……”
“没有必要!”
乔尼否决了这种“豪赌”行为。
接连几部电影都成为市场大爆款后,目前“白日梦想家”手上确实不差钱,甚至还要努力寻找大项目来消化资金,特别是像《怪医杜立德》这种上千万的大电影,尤其迫切一些。
因为中小项目开得再多,对公司发展影响并不大。
有上进心的人不会攒着钱不花,而是努力寻找投资项目,让自家公司更上一层楼。
“乔尼,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谢泼德满怀期待地询问道。
朱罗导演也热切的看过来。
“嗯,确实有不少想法。”
乔尼的脑子里的后世大电影非常多,但是能够真真切切实现的却非常少,毕竟以六十年代的科技水平,可能连《星球大战》的特效都做不出来。
说到科幻电影特效,他脑海里闪过最被科幻迷所称道的《2001太空漫游》,里面所运用的种种特效场景几乎能够以假乱真。
于是他随口询问道:“伱们认识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导演吗?”
“你想找他拍电影?”谢泼德马上问道。
“是的!”乔尼觉得能够把《2001太空漫游》给拍摄出来应该也不差,虽然这部电影刚开始时并不被人看好,内部点映时差评如潮。
原因是观众(其中有几位是纽约的影评人)对于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很多观众看完后不知该对《2001:太空漫游》作何评价,最早的几篇影评就是不知所云。
后来的影评人逐渐意识到,要完全理解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需要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思考。
结果是,最初的一些发表于报纸和周刊类的评论相比于后来发表于月刊的影评更为负面,因为后者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反思和品味。
等到在院线大规模上映后,这部电影才慢慢的被观众接受,越来越多人走进电影院观看。
《2001:太空漫游》总投资一千万的电影,其票房达到六千万左右,算不得爆款破纪录电影,但是它在电影史上的地位却相当之高。
这部电影被广泛认为是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对电影制作、特效和故事叙述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历史上,它推动了科幻电影的发展,并引领了许多后续作品的创作方向。、
并且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宏大的叙事风格而闻名,让观众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视听盛宴。这部电影的特效被认为是革命性的,尤其是关于太空旅行和人工智能的描绘,成为后来许多科幻电影的模板。
此外,库布里克还在电影中探索了人类的进化、存在意义以及与外星生命的接触等深刻主题,引发了观众对人类的起源和未来的思考。
它不仅在科幻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对整个电影界的艺术和技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