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议礼(一)(1 / 2)
一时之间,繁华闹市两人被杀的消息传的沸沸扬扬,多亏北镇抚司的诏狱消息封锁的严密,否则还会引起更大的恐慌。
林俊当然也第一时间亲自进行了调查,可是最终也没有证据确认凶手是谁,就连目击者也无法详细描述杀人者的模样,最后只能以流窜的贼人劫财杀人结案,由大理寺发布告示安抚民心。
嘉靖没有对骆安的手段表示认同,也没有表示任何责怪。
作为一代帝王,既要有温和的茶,也要有锋利的刀,让某些人知道自己并不是表面上那样平和,也非坏事。
这些都是日后的事情了,当日骆安走后,嘉靖一直在乾清宫等着,等着他最想见到的那个人。
直到他看到一身红色长袍的李芳,从外面走进来,才终于遏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步的迎了上去。
“主子,奴才来了!”李芳刚进大殿,远远的看到嘉靖便跪了下去。
这个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如今已经身穿明黄,不过几月不见,便觉得举手投足间又成熟了太多太多。
他从心底里,为这个孩子感到心疼,一个人的成熟不是自然而然的,往往是伴随着内心的煎熬,就像一块面,要经历高温的蒸烤,才会成为可口的面包,才会看起来表面光滑。
所以,他宁愿向自己而来的嘉靖,不是大步走过来,而是像以前那样跑过来。
“李芳,这一路上可有辛苦?”嘉靖上前拉起李芳的手,上下打量着。
“托主子的福,一路上各地官府准备妥帖,倒不甚辛苦。”
“那我娘为何留在通州而不进京?”嘉靖终于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李芳丝毫没有隐瞒,将蒋氏不进京的理由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嘉靖。
原来蒋氏刚走到通州,便听到很多人开始议论,说朝廷的官员们都在讨论,嘉靖打算要以孝宗为皇考,她便伤心的哭了起来,并说出了那句拉开大议礼序幕的话:“安得吾子为人之子?”
意思是怎么能把我的儿子当成别人的儿子呢?
她将袁宗皋召到了身边,商讨对策。
袁宗皋站在她的角度上,提出了对应的办法:“首先要确立兴献王的尊称,才能确定蒋氏的身份地位,此时没有确定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进京,因为一旦进京皇上那边就会受到群臣各方面的压力,这个过程中一旦有什么差错,日后再进行补救就会更加困难。”
“袁长史说的对啊!”嘉靖颓废的躺在椅子上。
他此前一直不想跟张太后将矛盾激化,原本以为随着自己计划的顺利进行,蛋糕逐渐做大,所有的困难都将迎刃而解,但现在看来,似乎并不是这样,树欲静而风不止,自己虽然不想激化矛盾,但并不等于别人不想激化。
嘉靖现在很期待杨一清和王守仁的到来,可惜张永昨天来的信,说他还没过长江。
所以他现在能想到的人,只有杨廷和,只要能够争取到杨廷和,就能在大议礼中占据部分主动权,哪怕杨廷和不站在任何一边,自己也有信心赢得这场胜利。
再说当时,去迎接蒋氏的信笺,便是由杨廷和亲自起草的,其中有几句嘉靖还甚为欣赏,甚至能够背下来了。
“……顾瞻左右,念省问之音疏,徒倚晨昏,眷暌违之地远。劬劳罔极,慕恋弥深。特遣近臣,往迎旧邸,共享升平之福,永膺寿考之休。”
言辞恳恳,读之动容。
其实在外广为流传的传言,就是张太后散播出去的,如果让群臣去因为欠钱的事情给皇上压力,那很多官员肯定是不敢的。
但是,如果给他们找一个正当的理由呢?
这个礼,便就是正当的理由,因此很多人的心思活络了起来,只要嘉靖忙于议礼当中,那他们就可以有喘息之机,如果嘉靖一生气,不理朝政了,那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
一旦给这些文化人,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们便立刻行动了起来。
嘉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独自扛着这份别人无法替他承担的压力,经过一夜的深思,他决定主动出击。
第二天便在西角门召见了群臣,讨论了武宗的谥号问题,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确定,那便是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嘉靖接下来便顺势提出了第二个议题:“议兴献王主祀及封号以闻。”这个议题引来激烈的讨论,而且直到退朝也没有讨论出个结果。
这一天,杨廷和还是没有来,他已经在家躲了很多天了。
当天下朝,嘉靖便决定亲自去见一见这位称病的老臣,看他还要躲到什么时候。
杨廷和正躺在院子里的竹椅上,慢慢悠悠地晃动着,左手拿着把小茶壶,右手捧着一卷《论语》。
当他听到皇上驾到的时候,赶紧把壶和书放下,拉了拉身上的被子,等嘉靖进来才做挣扎状从椅子上滚下来,跪在地上。
“杨阁老,好些了吧?”
“托皇上的洪福好多了,只是身病易愈,心病难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