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迁都——参谋本部(1 / 2)
朱瞻基与孙丽柔饮下合卺酒之后,朱瞻基把他给孙丽柔准备的礼物——孔雀玉佩送给了孙丽柔。
按照规制这凤凰图案的东西只有徐皇后才能使用,孙丽柔只能使用孔雀等图案。
“柔儿你先在这里等一些时候,孤跟诸位宗亲长辈们喝完酒就来找你。如果柔儿等烦了可以先睡一会子,或者跟蕙玉她们聊聊天什么的。”
“郎君你这是说的什么话?这哪里有大婚之日的正晌午时睡觉的道理?”
孙丽柔笑了笑,一副贤惠的模样劝朱瞻基道“郎君尽管去中堂吧,妾等一会子郎君便是了。”
“柔儿真是体贴呢,能娶柔儿为妻可是孤的福气呢。”
朱瞻基掐了掐孙丽柔的小脸,而后便回了中堂。
“太孙殿下出来了!”
贺连成、张辅、徐景昌、陈懋、高纯、也先、陆凤伦、术虎权、扎剌儿·朵罗泰、何牧莲、陈天术、崔洛晴、陈天正、张景万、王聪、房宽、楚云昭、朱荣、吴允诚、周鹤春等人呼啦啦的都上前来要跟朱瞻基喝酒,这让朱瞻基有些为难。
到底先跟谁喝呢?
而赵王朱高燧身后,还有两个人在琢磨着要不要上前敬酒。
陶宪淳,滕定。
以及汉王朱高煦身边的朱勇。
而刘真与胡广,也是十分纠结要不要现在就凑上去。
不过太子朱高炽身边得杨士奇等人,倒是有些眉头微皱。
朱瞻基身边的心腹,不是武将就是勋贵。要么就是外族,或者是外戚。
唯一一个文官,还是佃农出身的周鹤春。
士绅出身的文官,那是一个都没有啊。
而且明眼人也都能看的出来,朱瞻基的势力已经成型了。
“老八你猜大哥下一步会干什么?”
朱瞻壑忽然间走到朱瞻墡的身边,用只有他们两个人才能听清的声音问了一句。
“或许大家都会以为大哥下一步的计划是开发南洋地区或者第三次北征,又或者是进一步改革新政措施比如提高工匠地位或者修订《大明律》之类的事情。
不过二哥你若是真正的了解大哥,他接下来只可能去做两件事。
一是寻找传说当中的高产作物,这原因二哥你也是知道的。
二就是派护卫团秘密的遍寻天下贫农、匠户、军户、商贾、外族子弟,将这些非士绅读书人家出身的孩子从小就送到宫中培养。在宫中建立一个类似于国子监的官学,大哥亲自担任主讲教师来为这些孩子们授课。
待十年之后,这些孩子们直接赐下民籍参加科举考试。
只要他们能够成为大明帝国的官员,大哥也就在朝堂之上掌握话语权了。
对了,还可能有第三个事情。那就是把邸报司进行清理,剔除去江南士绅出身的官员之后再进行扩张。把邸报司深入到大明帝国的每一个村镇,让国朝的喉舌可以直接面对每一个大明帝国的百姓子民。
我记得大哥曾经跟我说过,想要彻底的击败士绅阶层就要从两个方面下手。
一个是斩其根,一个是削其叶。
斩其根,就是要把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农庄土地制度给改革掉。这就需要发展纺织这种手工业,而发展手工业就需要人口。增加人口除了扩张,那就是高产作物了。
削其叶,就是要跟他们争夺舆论话语权。官学也好、邸报也罢,都是大哥与士绅阶层争夺话语权的手段而已。”
朱瞻基从来不是要跟士绅阶层与文官集团对着干,而是要消灭他们。
当然了,稍微器重一下子商贾也是没法子的。虽说朱瞻基感觉这些商贾更不是个东西,比之文官集团就是王八和甲鱼之间的区别。
但是直接弄非有产革命是万万不能来的,总要遵循社会进步的规律不是?
“借着基儿今日大婚,朕也有要事要宣布!”
朱棣举起酒樽,在场的众人都连忙闭嘴不敢吱声了。
“你们都看过那个《殷商东渡记》吧?
基儿在那个殷商遗址里面又挖出来一份航海图,朕打算组织一支下东洋船队沿着航海图上的路线往东洋方面进行探寻。船队的主官就由辽王藩的世子朱贵烚担任,船队资金都从永乐大市场的利润来出。”
这航海图自然不是真的取自殷商遗址,这航海图是日本人提供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殷商遗址当中挖出来的模糊路线图。
那攸侯喜据挖出来的甲骨文里记载“渡海,未知踪”,不过在第二轮对新亳的考古当中似乎发现了攸侯喜回来的证据。
一份航海图纸,还有一些甲骨文记载。
“北上,千里。有半岛。
遇海流,船沉之半也。
返新亳。”
攸侯喜似乎是一路北上,在勘察加半岛休整过后继续向东航行。结果被千岛汗流所阻挡,无奈之下只能回到了外兴安岭的新亳。
朱瞻基猜的不错,以殷商时期的航海技术与航海常识根本不足以战胜强大的洋流和大海。
但是大明帝国的航海技术与航海常识可以啊,攸侯喜提供的简易路线图可以帮助大明帝国的船队少走不少弯路呢。
“你们对此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出来。”
“臣没有意见。”
文官首领杨士奇和金忠率先出列,表示了赞同。
废话,这人是宗室提供的、钱是皇帝自己出的、勋贵们还跟皇帝穿一条裤子。文官集团没有什么理由去反对,只要等着下东洋计划没有什么收获之后再弹劾一番搁置这个计划便是了。
下西洋计划这块蛋糕的利益群体太猛不能轻易得罪,区区一个下东洋计划还办不了了?
杨士奇看着朱瞻基,心中是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