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2 / 2)
莫云将腰牌放入怀中说:“老爸,可以教我一些武技吗?”
莫天航眼神大量着莫云说道:“你已经决定了?”
莫云点了点头,看向云海,征求母亲的意见。
云海笑道:“别看我,你们爷俩什么时候管过我的意见。只要是你们决定的事儿,我都认可。”
莫天航说:“学武技可以,但不能跟我学,明天我去镖局,找一个比我武技更强的人来教你,怎么样?”
莫云点了点头,他知道父亲是不会骗他的。
莫云好奇的问道:“镖局中还有比父亲武技还要好的人吗?”
莫天航拍了拍儿子的头说道:“小子,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作为魔师,镖局之内当然没人能比我的战斗力更强。但是单纯的武技试炼,有一个人的身手比我更厉害。武技对于我们魔师来说只是战斗中的一种提升罢了。但是对于那些不具备修炼资质的人来说,不用花时间在修炼灵元上,专心的打磨出来的武技,那也是极其强大的。”
莫云点了点头,对于明天的学习反道有了些憧憬。
莫天航说道:“我从明天起应该会闭关几个月,今天这一战给我带来了一定的隐伤,也给我带来了一些感悟,这些东西都是要花时间去消化的。”莫天航看着云海温柔的说:“家里的事,有劳你了。”
云海点了点头说:“没事,你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吗?”
莫天航摇了摇头说:“不用了。这次不是闭死关,却什么东西还可以出来拿的。”莫天航看向莫云说道:“从明天起,你上午要去私塾学习,下午要认真研修武技。记住,你要为你自己的选择负责,懂吗?”
莫云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本就是个不轻易做决定的人,一旦做出了决定就必然会全力以赴的。
一家三口吃过晚饭,闲聊了一阵就回屋睡觉去了。
一夜无话,次日天明,莫云早早的起床,洗漱干净,向父母请安后,转身向着灵隐村内跑去,怀里还抱着一个大油纸包,油纸包中是几十块大大小小的点心,是准备给阿义和老者吃的。
莫云来到医馆,四下查看,发现已是人去屋空。里屋的床上放着一本书,上面写着《魔师棍法精研》。在书的旁边,放着一张纸,纸上面写着一个“谢”字。
莫云有一丝的失落,虽然只不过相处了几个小时,但是对于这么多年来,极少遇到陌生人的莫云,对于外界的憧憬让他总想和老者或阿义聊一聊,听一听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模样。可是昨天那种情况不适合聊,今天想聊已经没有机会了。
莫云失落的走出医馆,迎面碰上了一脸憔悴的狄焱。二人没有说话,向着私塾走去。
学堂内,枫锦今天没有来,村长带话给玄易先生说枫锦今天身体不适。但是村长递给莫云的小纸条上枫锦写的却是“我没事,放心。”莫云和狄焱看着枫锦委托村长送来的小纸条,无奈的撇了撇嘴,这货肯定是不想上学装病。俩人对视一眼,都笑了。
晨钟响起,玄易先生走进学堂,他看了一眼莫云,并没有多说什么,清了清嗓子,开始将道学:“道学中讲究天道人道;儒学中也讲究天道人道,那么这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呢?两门学术之间,对于天道和人道的认知又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呢?举个例子来说吧,对于同样的一件事情……”
玄易先生今天讲的很慢,一字一句的,也许是担心学生们无法理解,还穿插了很多故事来厘清天道和人道的区别,儒学和道学的区别。既不贬低儒学抬高道学,也不光说天道之长,贬低人道之短。学生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看着玄易,听着他讲的道理。
莫云听着玄易的讲述,联合自己听到的事情,看到的事情,亲历的事情,思考着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分析这儒道两家对于天道和人道的诠释,以及这诠释中合与分。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故天道不弃,人道有废,世虽不公,强者自强。大家明白了吗?”玄易讲完看着学生们,大家有的明白的多一些,有的明白的少一些,还有的完全就是懵的状态。
玄易哈哈大笑道:“你们不明白是情有可原的,如果讲完就都能听得懂,那世间怎么还会有隔阂呢?不过你们只要多动脑思考,终有一天你们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的。”
学生们点了点头,看着玄易;而玄易却看向了莫云,莫云并不是别的小孩那种懵懂模样,反而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似的,完全的心不在焉。
玄易有些不悦的说道:“莫云,你来说一下你理解的天道和人道。”
莫云听到玄易叫他,有些惊讶,前天两人的吵架结束后,他原本以为俩人再也不会说话了,今天玄易偏偏又点他的名,让莫云一时不知是什么情况,只得站起身说道:“先生所讲天道和人道,学生理解为天道是理想的境界,是彼岸世界,虽远但非不可达,虽难非不可为;人道是现实世界,是困世之枷锁,囚灵之牢笼,虽古但非不可破,虽强非不可敌。我理解中我能做的就是守灵除恶,遵从本心,兼济天下,独善其身。”
玄易讶异的看着莫云说道:“详解!”
莫云点了点头说:“天道所谓之贤,有大贤有小贤,大贤者盖天地之万物,守护种族之安宁;小贤者人情世故,世态炎凉耳。尊师重道可谓之贤,尊长爱幼可谓之贤,孝悌忠义可谓之贤,善待乡里亦可谓之贤。虽为小义,但可行者少,虽为本性,但乱性者不穷,是故耳。”
玄易说道:“贤可分大小吗?”
莫云回答:“常时,贤可不分大小,尊而从之;然至民族危难之时,种族兴败之日,必尊大贤而舍小贤,尊大义而舍小节,实乃真贤也。”
玄易说道:“民族危难是一己之力可能解脱的吗?种族兴衰是人力可能改变的吗?为不可为之事而舍可为之贤,你觉得有意义吗?”
莫云笑道:“也许这就是儒道之别吧。儒家以和为贵,以仁为本,所以儒家追求的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和之道教化百姓,以仁之道统御万民,所以儒家以入仕为最高理想。而道家以道修身,以无为而治天下,所追求的是鸡犬相闻却老死不相往来的单一民族的小政府,以修己身之道教化百姓,以无为之道统御万民,所以道家以出世为最高理想。这也是为什么道家会发展出来宗教,而儒家没有的原因吧。”
玄易点了点头说:“那你觉得儒道哪个更适合你,或者说哪个更符合天道呢?”
莫云回答道:“我从来不做选择,特别是这种二选一的选择。在我看来,儒道各有其优,各有其误。聪明人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做哪些无聊的选择。”
玄易示意莫云坐下,没有再多说什么,因为他知道,再聊下去那就不是教学了,而是辩论了。但是莫云的表现却让玄易觉得非常惊讶。以他这等年纪能有这样深的见解,不易啊,不易……
狄焱听着莫云和玄易的对话,渐渐的入了神。虽然他自认为自己也算是天才和莫云相差恐怕不会太大;但是莫云今天的表现让狄焱重新审视了自己与莫云之间的差距。
中点声响起,玄易先生走出学堂,莫云收拾起自己的东西,与狄焱告别,回家去了。
莫云一路走,一路想,这位教授他武技的先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