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伤痛(一)(1 / 2)
林若菡走得很累。
这条路虽然是坦途,却始终无法走至尽头。
而且,很黑。
她觉得自己应该是受了伤,具体是什么伤,又不太记得起来了。
路有些太过漫长,她准备要停下,闭眼歇一歇。
恍惚中,她看见祖母走过来了,脚步有些颤颤巍巍,但手中端着的盘子却很稳当,盘子上面有一些白色的纱布一些其他的东西。
祖母早年缠了脚,据说那时也是家境殷实的表现。一般人家,女孩子早早就下地干活了,或者帮着家里负担繁重的家务,哪里能将一个完整的劳动力闲置在闺房中。后来,时事变动,缠了几年的脚被放开了,长了几年后,虽然比真正的三寸金莲要大不少,可小拇脚趾骨头已经在缠绕时完全变形,被折断了压在了脚底板下面,永远也恢复不了了。
可祖母还是经常沾沾自喜,说她那时缠得好,现在也比真正的小脚大不了多少。
虽说如此,可她走路既不似三寸金莲般一摇三晃,也不如正真的“大脚板”走路稳当,有那么一丝颤颤巍巍在里面。
她到老了一直还在遵循大户人家的规矩,一早起来的梳妆时间必须留给自己,一头花白的银发在脑后输成一个圆髻,后来头发少了,她甚至还会手巧的用一些东西衬进去,让自己的发髻看上去饱满一些。
祖母不识字,但能看懂早年那种挂在墙上一天一翻、花花绿绿的日历,上面的数字和阴历阳历她基本都能看懂。
林若菡只见她在自己身边坐下,脸上有些埋怨,“今早似耨上捏(今天是你生日),娘娘动耨包好两只手(奶奶给你包好两只手),耨到灶头老去乃给头歪长寿面(你去灶头上去拿那碗长寿面),一口气切得(一口气吃掉),缶好带(不能断),握透起乃压管头自噶要当心(下次去拿药罐子自己要小心)。”
双眼有些酸胀,林若菡将自己满是水泡的手伸了出来。
挑破水泡,上药,包扎,然后跑到灶间,一手扶住面碗,一手不灵便的拿起筷子,一口气吃完了那一碗,长长的长寿面。
林若菡咂咂嘴,惊喜地发现,拨开绿油油的青菜,下面还卧着一颗黄橙橙的荷包蛋。
意犹未尽的走出灶间,林若菡心想,我又长了一岁了。
真好。
她远远看着祖母在外面忙活,心里暖暖的。
似乎歇息够了,林若菡继续往前走,心想着前面应该能看见祖母和祖父他们了。
前面难得有一丝亮光,似乎有了人烟,林若菡惊喜地加快脚步。
略微走进一些,林若菡脚步刹那间顿住。
那里火光冲天,一辆黑色的小轿车车头已经撞扁了,正在熊熊燃烧。
觉得自己身体骤然一轻,林若菡发现自己已然到了这辆燃烧的汽车里。
到自己快要高中毕业,一直都没有见过几次面的亲生父亲,突然带着妻子和儿子,邀请祖父祖母和自己一起外出游玩。
祖母不喜欢这些里面冒着怪味的铁壳子,祖父带着自己上了车。
父亲和她的妻子坐在前面,后面祖父坐在中间,一边是孙女,一边是没见过几次面的孙子。
父亲的妻子在刚驶出小镇后,就不断给父亲使眼色。
父亲开始和祖父闲聊,就聊起了儿子的病情,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吵了起来。
林若菡听得清楚,祖父骂父亲,十几年没有尽过一天父亲的责任,今天不过出门游玩一次,就像是施了天大的恩典,想要对这个从来就不管不顾的女儿敲骨吸髓。
林若菡觉得这四个字用得真是切当。
且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