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六 穿越者的真正长板(2 / 2)
由于周易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再加上蛇骨镇民众迸发了为生存而战的工作热情,镇子在这十五天里,有了巨大的变化。
譬如温室大棚。
实际上镇民并不是特别缺粮。
一方面,山诡没想到瀛洲人有翻盘的可能。
再一方面,山诡习惯了精打细算。
再加上两场战役都打的干脆利落,所以无论是云山镇,还是蛇骨镇,都没来得及焚毁粮食。
只是云山镇那边的储量,被调运走一批。
剩下的,都被云山镇的幸存者,带到了蛇骨镇这边。
本来驮兽不够,周易让荆棘兽临时替代,从而解决了问题。
虽然存粮够,挺过今冬完全没问题。
但温室大棚的出现,仍旧是振奋人心的一件事。
实际上三仙岛拥有的技术水平,完全支持这等种植。
关键是这一创意,不会平白无故的诞生。
就跟文化艺术,需要物资极大丰富,人们能不为温饱而忧心,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去搞一样,很多技术被发明出来,是需要相应的经济和技术基础、文化底蕴、乃至社会氛围的。
这种时候,就显出了穿越者的重要性。
直接跳过了许多先决条件,将创意、乃至成熟的技术传播。
这玩意一出现,老农立刻意识到了靠天吃饭的时代过去了。
无非就是一个成本高低的问题。
而成本的高低,关系到的是过好日子。
一旦是为了生存,成本高些,人们也是能够接受的。
所以这技术等于是让人类有了保底。
这一点,是让人们振奋的关键所在。
当然,周易传授的可远不止是温室大棚的创意。
搞温室,需要透光度,玻璃制造工艺就有了。
搞温室还需要火炉帮忙加热,小小的生铁火炉虽然不起眼,却代表着很高的热利用。
而且有了火炉,锅炉也不远了……
又比如,深耕细作的概念,让重犁得以出现,还有就是水排,再就是肥料的使用……
总而言之,一个技术,往往就关联出一串儿。
而超凡的牛哔之处就在于,它能绕过一些技术门槛,直接将技术推进到一个较高的高度。
比如轴承这等对材料、对精度、对制造都有要求的生产,正常情况下,一步步攀科技很费力。
但如果是修士以炼造法器的方式去制造呢?
有合格的、甚至是超品的轴承,水排的关键部件,立刻就高大上了。效力增加、寿命延长等等,无需赘言。
所以说,超凡就是先进生产力。
而像周易这等记忆大圣堂有着全套科技生产技术,同时又有着不差的超凡炼造能力的超凡者,更是一人堪比十万工匠。
哪怕是没什么文化的人,通过专业向的劳作经验,都能察觉出这些技术所能带来的巨大益处。
怎能不高兴,怎能不振奋?
而就在蛇骨镇的人们开始展望美好的明天的时候,援军终于抵达了。
具体是蓬莱的先锋部队。
表现的还挺有战术头脑,没有走渔港正路,而是直接从蛇骨镇这边登陆。
略作休整之后,立刻展开行动,以蛙跳战术,直接对雪云台发起打击和占领。
如果说云山镇是瀛洲岛经济角度的枢纽,那么雪云台就是军事角度的。
雪云台海拔千米往上,已经过了雪线,积雪终年不化,再加上高处风大,周遭又缺乏遮挡,因此属于苦寒之地,当地人都不乐意往那里凑。
可雪云台又的的确确是枢纽之地,就像中央山脉般四通八达。
当然,路虽然有,但有的路好走,有的是真不好走。
比如想要从雪云台来蛇骨镇,那就不是一般的难走,很绕,包括途径半山园林。
蓬莱先锋团,没打算绕,他们有喷射包和飞行翼,直接翻越悬崖峭壁,前往目的地。
“连喷射推进都搞出来了,可以的。”
然而等到这些甲战具体施展,周易才发现,这个时代的人,终究还是需要补补脑筋急转弯的课。
喷射包喷射的不是能量,而是气体。
再具体些说,是以超凡技术,实现了空气压缩,然后喷射出来。
这等推进力,是做不到力大砖飞的。
因此,飞行的本质并非火箭的喷射推进,而是人为的制造上升气流,辅助飞行翼,玩空气动力学。
基于此,翻越峭壁的过程略显搞笑,就跟一帮吃撑了的火鸡想要翻墙,使劲扑腾翅膀。
危险倒是没有多危险,真要上不去,那就翅翼固定,改为滑翔,飞下来再蓄力也就是了。
总而言之,尽管动作很笨拙,但心是火热的,勇气是可嘉的,最后也的确成功了,台阶式的完成了翻山。
至于能够占据雪云台,说实话,周易不是特别关心。
蓬莱来人,他觉得在拯救这个方面,就已经算是圆满了。
作为一个外来者,表现太过,未必是好事。
这天下午,好消息传来,雪云台被拿下了。
具体发生了怎样的战斗,伤亡又如何,先锋团的人没义务跟他汇报。人家不说,他也不会问,省的讨人嫌。
他如今仍旧在为超级船坞的正式建设做铺垫。
比如改进了蛇骨镇本就有的炼炉,另外又建设了高炉。
有了足够的材料,接下来才是打造工具,制作超凡爆药等等。
他这项目铺开,都是以年为计算单位的。
在他的大计划中,两年内,能把超级船坞建成,就已经算是非常给力了。
毕竟人力、物力都摆在那里,不是一般的不给力,想快也快不起来。
结果仅仅隔了一天,噩耗传来,雪云台失守,又被山诡给连夜抢了去,先锋团虽然拼死作战,但还是没能守住。
而让周易感到可惜的是,据说战死了数十人。
先锋团拢共都没两百人,这一下就去了三分之一,伤筋动骨了。
更重要的是,这都是精锐战士,周易琢磨着,此等技术老练的军士,怕是整个蓬莱也不会太多。
太祖那句: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很自然的就浮现于脑海中。
周易心道:“这三仙岛的军官,久未动刀兵,尽管看起来都是科班毕业,素养不差,可这活学活用、乃至临场经验,还是差了些”
又一想:“山诡一方,恐怕尽是当年跟人类先民拼死搏杀出来的老妖精,,哪怕文化素养,军事素养都不怎么样,光是靠着实战经验,也不可小觑啊!”
这么一想,就愈发觉得之前的固守待援、呼叫舰队做法堪称英明神武,否则就那么浪上去,多半也得栽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