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一切就绪(2 / 2)
夏侯渊所属一部,是虎豹骑和陷阵营组成。
主将夏侯渊。副将张辽,高顺,颜良。
他们负责的就是捉拿刘备的溃军。
潘凤不解的事情是,为什么草船借箭没有发生?
难道是联军有足够的箭矢,不过这都不是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潘凤知道恐怕就算没有草船借箭,肯定连环计是有的,总统已经献出了自己的计划,那就是将这些战船联合起来,用铁链连接,然后上面铺上木板。
这样就如同如履平地,所以来说,晕船的事情便没有再发生。
……
刮了一整天的西南风,而且据斥候来报,可能明天诸葛孔明要摆下神台。
潘凤就知道诸葛孔明要借东风了。
所以来说赤壁之战,已经进入到了最后一个阶段。
除了主船之内是潘凤把守以外,至于其他的战船,早已经没有了任何人,上面全部都是草人,而且都身披铠甲。
潘凤虽然知道,古代并没有什么望远镜?可是来说他还是终究不放心,毕竟古人的智慧,现在的人恐怕也很难理解,如果被他们看出任何破绽的话,那么来说就功亏一篑了。
至于潘凤所在的主船,其实都是早已经训练好的水兵,不得不说,蔡瑁和张允确实有两把刷子,短时间之内能够将这些水兵训练的很好。
这潘凤就放心了。
他们主船和两边的战船,上面的锁链早已经做了手脚,至于主船两边的锁链,早已经不是那么的结实,只要用刀一砍就能砍断。
……
诸葛亮摆下擂台,祭拜天地,确实是换来了东风。
其实这根本不是什么道术,诸葛亮夜观星象,知道明天风向肯定转变,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让周瑜看看他有多么的能耐,能够向上天借来东风。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早已经在算计当中,不过周瑜和诸葛亮是绝顶聪明的人物,他们已经给自己留好了退路。
虽然这些退路,在他们两个人看来是无用的。
可是他们也照样做好了。
孙权为了提高江东军的士气,已经来到了前线,不过他却在后营之内。
孙权当然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自己也不能待在最前面。
和孙权下恰恰相反的是刘备,刘备确实是呆在了前面,刘备知道这场战斗只能胜不能败,并且现在皇帝已经驾崩了,而且这是从许昌传来的消息,至于真假已经不重要了,可是唯一重要的一点是,他竟然没有说将皇位传给谁?
就是说汉室宗亲都有争夺这个皇位的希望。所以刘备知道自己做一次的战斗必须胜,只要自己胜了,才有力量。有成为皇帝的砝码,一旦自己这一次败了的话,就算是再次的逃出去,可是也会如同丧家之犬一般。
要想在短时间之内恢复元气,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孙权知道皇帝没有传位给汉室宗亲的任何人,就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只要打赢了这场赤壁之战,让曹『操』尝到失败的滋味,然后自己再转过手来对付刘备的话,那么荆州这个地方自己也能得到,再加上江东的基业,自己完全有称帝的可能,况且只要胜了,那么来说,长江以南最大的诸侯就是他了,到时候还不是为所欲为,更何况交州,人稀将少,自己到时候再将它纳入囊中的话,那么自己就可以称帝了。
而在这一天,皇帝也出殡了。
虽然大汉的江山是处于风吹摇曳之间,可是来说皇帝的皇陵已经修好了。
但是所有大汉的大臣,谁也没有想到,皇帝在这种岁数就死掉了。
所以不得不『逼』迫某些人重新的站位,投进曹『操』的怀抱当中。
这一次由曹『操』亲自扶棺,曹『操』的脑中在不断的回忆,当年狭天子令诸侯。
自己才将皇帝接到了许昌,可是现在来说,皇帝却死在了许昌,虽然说那件事情是一个意外,可是曹『操』的心中也不是很好受毕竟这么多年了,他多多少少对于这个皇帝也有一点情意。
虽然曹『操』知道自己只是在利用这个皇帝,可是他也同样知道,如果在自己根基不稳的情况下发生了这种状况,可能自己是真的不好过,可是现在来说却不同了。
曹『操』的羽翼早已经丰满,所以他早已经不怕任何人了,皇帝的威胁对于他来说也根本不大,甚至可有可无。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皇帝搞出许多动作,曹『操』不管的原因。
在曹『操』的眼中看来,那些都是打闹,所以来说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太监王明则在棺椁的另一面。
本来他是没有扶棺的权利,而且,皇帝没有子孙,另一面扶棺的人应该是大将军。
而现在拥有这个称号的人也只有吕布和潘凤,可是这两个人都不在许昌城内。而且这个太监是十分的忠于汉献帝。
所以特批扶棺。
……
眼下对于潘凤来说,一切都已经就绪,接下来就等鱼儿上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