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新项目(2 / 2)
“新能源汽车说白了就是弄电池,做电池有人做过得BYD吗?他们可是花了二十多年,花了上百亿才做出现在的规模。这东西是要慢慢的积累的,没有钱和技术,还有时间的积累,你根本就做不出来。周庆才一千万,扔进这一行,连个水响都听不到。”
程志嘉问道:“那你觉得最稳妥的投资是什么?”
江枫笑了一下说:“这年头稳赚不赔的买卖,我看也就房子了,买了肯定升值。当然我指的是一线城市,二三线的虽然也可以买,可是有跌的风险。”
旁边有人说:“买房子谁不会吧,这也算投资?”
“当然算,一般人想买还没钱呢。”
周庆摇摇头说:“房子虽然稳赚,可是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我爸那边不会通过的。”
江枫知道,周庆这次算是一个考验,要是通过了,他爸很可能会给他一家公司来管了,要是通不过,那就继续当他的富二代。
所以周庆的爸要看到的是有技术含量的,能体现他的能力的。
江枫想了一下说:“你要是想要一点技术含量的,我这里还真有一个项目。”
“真的吗?什么项目?”
“也是新能源的,不过不是汽车,而是摩托车,也就是小电驴。”
周庆听了,有些失望地说:“这也算是项目?现在小电驴的市场早就饱和了吧,大家只能拼技术、拼价钱,这还怎么赚大钱啊?”
江枫笑道:“你就只有一千万,能赚什么大钱啊。再说这次你并不是要赚多少钱,而是要让你爸看到你的能力。你说说,让一个小厂子在已经杀成红海的市场里站稳脚跟,这是不是能代表你的能力?”
还别说,周庆听了他的话,还真的有点心动了。
他问道:“真的有这样的厂子?”
“有的,是本地的一个小厂子,牌子你们可能还听说过,叫龙山!”
这个牌子大家还真的听说过,这个厂本来就是做摩托车的,到了九十年代,开始转型做小电驴。
在一开始,这龙山牌电瓶车卖得还挺不错,在本市和隔壁几个市都有出售,一年最高的销量卖出去十多万台。
可别小瞧这个数量,这在本地可是最大的电瓶车厂了。
只是到了后来,还是因为规模太小了,比不过那些大厂,于是慢慢的被淘汰了。
江枫之所以知道这个厂,还是因为宋明义。
在找到高守留下的资料后,江枫看到了这个厂子的信息。
高守利用这个厂,在不停的往外套钱。
当然现在这个厂子被没收了,现在正在估值,上头准备找个机会,把它和高守别的产业全部给拍卖了。
听了江枫的描述,周庆问道:“一千万能买下它吗?”
“多了,我估计五六百万就可以。这个厂可是有全套的生产线,技术上也没问题,实在不行,把它给分批卖了,你也能赚一点钱的。”
“这样啊,那我试试把它拍下来吧,就当是给自己试手。要是我实在没这个天份,就卖了它,也不算亏。”
程志嘉问道:“枫哥,除了这个,还有别的合适的项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