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碎玉溪深巷老街(1 / 2)
第二天,天放晴了,昨夜的雨也没留下什么痕迹。
按照昨天军大衣男子给她们指引的路线,很快就到了九河镇码头附近热闹的早市,摊位上的早点五花八门,香喷喷的诱死个人了!
张三沿路瞅着,摸了摸扁扁的肚皮,有些忍不住地吞口水。
“看看想吃点啥?妈都给你买!”
说实话,她看着那些东西都挺好吃的,也都想尝尝,典型的眼大肚皮小,但她明白,今时不同往日,即便是往日,也没随心所欲地吃喝过,甚至,很多吃的连见都没有见过,这回,真是大开眼界了!
便说:
“我吃根香酥油条就行了,妈妈你吃点啥?”
母亲说她不饿,给她买了根长长的油条,还执意给她买了一个油糍和两个太后饼。
张三算不来个豆芽儿账,只觉得瞬间就花了不少钱,见母亲还有意给她买些别的,她赶紧拽着她就走。
母亲还笑着说:
“这些东西花不了多少钱,妈以前没怎么带你上过街,也没给你买过什么好吃的,中午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上呢,你要吃饱点,吃不完就装书包里带上,饿了再吃。”
“够了,够了,足够了,这大油条就快把我吃撑了!”
香酥大油条确实挺大的,感觉都有半米来长了,路上不少成人都是两口子分着吃。
张三饭量不小,还硬是把它给全吃下去了,可能是太油了吧,吃完之后就特别腻得慌,也是那一次就把油条给吃伤了。
母亲不爱吃油腻的东西,也不爱吃水果,却喜欢吃豆制品,看到有菜豆腐卖,她是好说歹说,才逼着她母亲吃了一碗清汤菜豆腐。
剩余没吃完的东西都用塑料袋装好背在书包里,母亲知道她喜欢吃桔子,也特地给她买了,说是晕车、晕船时吃点桔子会有所缓解。
到了九河镇码头,码头很大,早就听说这码头从清朝乾隆年间就是流通和商运的黄金水道。
今此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大大小小的客船和商船停泊在码头上,多得让人眼花缭乱,金色的朝阳照得人睁不开眼睛,淹没在涌动的人潮中,张三有些迷失,还有些透不过气来。
小姑姑的夫家在码头对面不远,需要乘坐一会儿的船,母亲有些犹豫要不要去见那做佛香生意的人。
“三儿,你说我们是直接乘船走,还是去见一下那个人?”
张三看着人来人往的人,和波光粼粼的水面,身后的路回不去了,迈出这一步不容易,每当前行的脚步有所迟疑的时候,她就会想是什么原因让她们绝望地离开。
无路可退,只能前行,却又茫然不知归处!
那人是萧老师他们介绍的,萧老师一直对她很照顾,像他那样的人,所介绍的人应该靠谱,她相信他,也觉得她母亲是时候该找个依靠了。
“要不去看看吧,不中意我们就立马走。”
张慧哪有什么心思相亲啊,走到了这一步,她心里也没了主意,听三儿这么一说,那就去看看吧。
上了船,开船人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头上顶个鸡窝般的乱发乱中有型,花格子衬衫底边掉在宽厚的圆领黑毛衣下沿,衬衣领子也是一边在外一边在里,看着衣衫不整,下身还穿着松松垮垮的黑喇叭裤,嘴里叼着香烟,腰上别着随身听,冻得直缩脖子。
大抵是因为他穿着一条喇叭裤吧,船舱里有上了年纪的乘客看他的眼神有些异样。
过年就跨入二千年了,穿喇叭裤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他也不是弄潮儿,只是思想还没那么“开放”的老年人,会视这“奇装异服”的年轻人为不良青年。
年轻小伙子全然不会把这些迂腐的眼光纳入眼底,他穿着喇叭裤在船上走动就像是移动的两把扫帚,来去如风,特别拉风。
别人也许觉得他像个邋里邋遢的小流氓,其实在张三看来,瘦高的他那样穿着倒还蛮好看的。
船一启动,他熟练地摁了下腰上随身听上的按钮,一首老歌《祝你平安》就唱了起来。
“你的心情,现在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