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夜夜龙泉壁上鸣1(1 / 2)
所以商瑜忽然对这个孩子有些同情,他想,或许他能做些什么,让这个孩子过得更轻松一些。
比如由他驻守风陵渡。
古语云“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云山连晋壤,烟树入秦川。”说的就是风陵渡。
风陵渡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与潼关隔河相望,是连接河南道与关中的水路枢纽。叛军想要一举拿下中原的咽喉,风陵渡到三门峡的水路是少不了的。
商瑜虽说的是风陵渡,但其实这是三个相连的渡口:风陵渡、龙门渡和蒲津渡。
把控好这些渡口,叛军用不了水路,运送粮草需要花费的时间大大增加。要知道,运粮的辎重营也要用粮草,这路上一来一去动辄花费十天半月,可以给敌军带来很大的压力。
商瑜思来想去,这事不能交给陈守愚,陈守愚实在不靠谱,何家虽然折了何闻道,但未必不会困兽犹斗,和陈家较劲,这两家的争斗暂且不论,我军内部不合,这对叛军而言绝对是一个好消息。
商元祗上位以来根基未稳,他的亲信都年纪尚轻,只有他这个叔父还有些分量可以服众。这个时候正该他主动站出来。
商瑜正想着,那边商元祗步履匆匆得推门而入。
“皇叔,好久不见!”商元祗有些惊喜,说起来,自从班师回朝后他一直忙于各种各样的事情,不在朝堂之上,而是私下会面,这还是第一次。
“怎么样,各项事务都上手了吗?”
“谢叔父关心,都还应付得过来。叔父今日怎么有空来这里?”
商瑜指了一旁的椅子,“来,坐着说。”
“你以为,陈家此去有几成把握?”
商元祗摇了摇头,“很难,由山西入陕北,地势愈来愈高,且敌军固守崤函之险,陈家最多能成据守之势。敌军一来据天险,而来有黄河渭水顺流而下,想要进攻的话比我军更有优势。”
“所见略同。如何转守为攻,你有何想法么?”商瑜问道,最好的情形下,商元祗已有奇谋,他如果能留在京城,对商桓留下的老臣也是一种震慑。
“暂且没有太好的对策。”商元祗答。陈守愚前些日子开拔时信心满满,商元祗却十分焦虑。在他看来,陈守愚简直就是送到叛军嘴边的肥肉。
叛军既然能连下潼关、函谷关二险,诚然这其中有我军疏忽的因素在,但这也是千百年来都没有的稀世的将才,绝非偶然。商元祗只自责于没有拟出合适的选拔人才的体系,明明有这样的良才,多少年来却无人发现,致使朝廷里只有一群酒囊饭袋。
待到灾年结束他腾出手来,一定要好好整治整治!
“我愿为君分忧!”
商元祗没想到商瑜会主动请缨。这么多年来,但凡商桓想要用兵,商瑜总会反对,连前往南境剿匪时也是这样,商瑜为了这事和商桓冷战了十几天,商元祗以为商瑜会是一个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商瑜见商元祗还是有些犹豫,又请道,“请陛下准许!”
商元祗很不习惯商瑜的敬称,但是也感受到了商瑜的坚持,他试着提出替代方案,“不如让别人代叔父去?比如李青?他人你也知道的,十分沉稳。”
“李青资历过浅,难服老臣,且李青沉稳有余,而决断不足,还是我去稳妥。”商瑜坚持道。
“可是帅水师与陆军是大有不同,叔父可能驾驭?”商元祗也有别的考虑,信任归信任,担忧归担忧,商元祗不希望商瑜做没有把握的事。
“一时也没有别的人选,请陛下准我出征。”
商元祗见商瑜坚持,只好道,“请叔父给我一些时间筹措。”
“请一定尽快,叛军缺粮草,他们的进攻不会拖太长时间的。”
永兴坊,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