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2 / 2)
陆建华不仅想赚钱,更希望让自己的汽车品牌在祖国乃至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所以他需要新鲜血液而不是无法沟通的老顽固。
李安明在徐芳回去南市的第二天就开车去了沪市,沪市也有很多出名的大学,李安明安置好自己落脚的地方后,拿着小本子就出门了。
他先是在学校门口问了好些学生,把自己想了解的事情做了一番调查后,这才开始着手做陆建华交代的事情。
这个时候能考上大学的都是有真材实料的学生,每个都是通过自己努力迈进大学门槛的。
不过这些求学的莘莘学子中,好些都是家境贫寒的学生,他们不仅要读书更要想办法赚钱凑学费。
李安明在复大大学门口做调查的时候,十个人中就有两三个是这种情况的,于是李安明灵机一动,干脆就这样开始找学生开始兼职。
不过李安明一个陌生人跟学生说有兼职做,好些都不相信他,女生直接扭头走人,生怕自己遇到的是人贩子。
在复大大学转悠了几天,李安明只招到了两个胆子大的男生来谈兼职的事情。
“你们学的是汽修专业?”陆建华叮嘱过他,找人最好先找专业对口的人。
专业对口上手快,而且李安明自己就是外行人,陆建华懂市场但是也是门外汉,他们都需要专业的人来帮助自己成事。
“是的,”两个复大的男学生点头说道。
“你们的第一份工作是,回去把这两年国内外的汽车公司罗列出来,还要把他们的背景等详细情况了解清楚。”李安明说。
“是!”
李安明一个人根本做不了那么多,陆建华让他去了解汽车行业的事情,时间那么短他哪里能做到?只好先使唤两个大学生帮帮自己的忙。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连成功的汽车公司的情况都不了解,他们又有什么资格跟别人抢市场呢?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就能开始普及计算机了,比起八十年代初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九十年代初第二次普及高潮效果更加显着。
电脑对九十年代的人来说是奢侈品,不说家里有没有,就是学校里电脑也不多,每个学生每周能上一次电脑课就不错了。
像复大这样的名牌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接触电脑会多一些,其他学生就少了。
李安明找的这两个大学生,都是大三汽修专业的,一个叫徐阳一个叫陈兵。
他们是同班同学也是室友,两个人家里的情况差不多,比起其他室友他们压力更大。
想到本科毕业后要出去工作,到时候可能要租房子住,他们压力更大了,所以他们才会答应李安明这份兼职。
对他们来说,他们没有钱可以被骗,如果李安明想拐卖他们,他们两个还是有机会逃跑的。
李安明把第一个工作任务安排下去后,徐阳和陈兵就回到学校开始完成任务。
复大是名校,学校的图书馆很大,很多学生都会到这里查阅资料。
徐阳和陈兵泡在图书馆里整整一天,等图书馆闭馆的时候他们才出来。
徐阳揉着酸痛的脖子说:“如果我们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用电脑就可以查到很多资料,哪里用得到一本书一本书地去找啊?”
陈兵听了若有所思,“明天我们也去用图书馆的计算机。”
“你是认真的?那里只有三台电脑,排队的人那么多,而且网速那么慢,不等你查到一家公司就人赶了!”
虽然九十年代初期掀起了第二次计算机普及的高潮,但是对这个时候的人们来说,电脑还是很贵的。
图书馆有三台免费使用的电脑,学生又怎么不会蜂拥而至呢?
哪怕半天打不开网页,哪怕只是黑白的,他们也想多接触电脑,想更多地了解这个神奇的机器。
徐阳和陈兵当初去过一次,奈何排队的人太多了,有时候排一天都未必可以轮到自己。
为此学校安排了管理员在那里盯着,每个人不可以超过十五分钟。十五分钟能干什么啊?最多看看摸摸电脑就要走人了。
“我觉得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去排队,不如好好查阅资料,”徐阳不赞同地说。
第二天徐阳起来的时候,陈兵早就不在宿舍了,他到图书馆去一看,果然看到了正在排队的陈兵。
“你怎么这么死心眼呢?”徐阳说,“你要排就排吧,我先去看书了!”
徐阳觉得看书查阅资料更加靠谱,陈兵却坚持要排队用电脑来找资料。
三天后,李安明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复大门口等徐阳和陈兵,只见两个满脸疲惫的小伙子朝自己走来。
“很累?”李安明问,心想这个任务是多艰难啊?让两个名牌大学的学生累成这样。
“我们没事,”陈兵把自己手里整理好的资料交给李安明,“这是我做的资料。”
“这是我做的,”徐阳也把自己的交出去。
因为两个人做事的方式不一样,所以他们分开各自完成这个任务。
“好,我会认真看的!”李安明给了兼职的钱后拿着资料走了,徐阳和陈兵也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李安明认认真真看完他们交上来的资料,立刻给陆建华打电话,语气里充满了兴奋。
“华哥,我都调查清楚了,我觉得我们可以开一家维修店,专门修车用的!”
陆建华没有第一时间否定他的想法,而是问了他好几个问题,“你是怎么调查的?”
“呃,我找了两个复大的大学生帮我调查的。”
“结果呢?”
“真是奇怪,徐阳的调查结果都是几年前的,陈兵的却是最近几年的,而且很多都是国外的汽车公司。”
“你问过他们调查的方式了吗?”陆建华猜到了什么,“你可以跟他们好好谈谈。”
“我知道了,华哥!”
徐阳和陈兵没想到李安明这么快又来找他们,“李老板,还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做的吗?”徐阳问。
“走,我们找个地方坐着聊。”
李安明带他们到学校门口的摊位上吃烧烤,“今天我请客,你们尽管吃!”
“谢谢李老板!”徐阳和陈兵对视一眼后笑着说,看来这个李老板对他们的工作很满意啊。
吃了几串后,李安明才开始问:“你们是怎么调查的?”
“我是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的,不是我说,我们学校的图书馆真的很大,各门各类什么样的书籍都有!”徐阳一边吃一边不忘夸自己的母校。
复大大学啊,沪市的名牌大学啊,说出去徐阳自己都觉得骄傲。
“你呢?”李安明点点头,转头问陈兵。
“他这个人认死理,排了两天队伍才用到电脑,”徐阳插嘴。
“我是用图书馆的电脑查阅的资料,”陈兵淡淡地说。
比起徐阳自来熟的性格,陈兵要显得更加沉稳一些。李安明暗暗记下,回头一定跟华哥好好说说。
“你们虽然汽修专业的学生,但是你们有人修过车吗?”
“……”徐阳和陈兵对视一眼,“还没有机会,师兄们说,毕业了国家会分配工作,到了岗位上自然有老师傅交的。”徐阳说。
徐阳一直都是这样想的,所以他很努力去学习自己专业的知识,等到将来上岗的时候可以尽快上手。
李安明看向陈兵,等他主动说话。
“我找过一些汽车公司,不过人家岗位满了,不需要我这个没经验的大学生。”
陈兵知道国家会分配工作,但是在这之前他一直希望找一份汽修兼职,既可以赚到钱又可以学到学到东西。不过事与愿违,这种事情太难达成了。
“这次谢谢你们俩了,有机会我再找你们,”李安明举杯说道。
“谢谢李老板!”
李安明回去就跟陆建华报告,陆建华点头,“你不是想开一家汽修专业的店吗?或许你现在就可以开始准备了。”
“真的吗?”
“还有,陈兵这个人不错。”
陆建华上辈子直到死都是一名军人,他接触最多的是武器然后就是车。
电脑进入千千万万家庭里的时候,陆建华已经没了年少的好奇心,虽然会用但是真的不算了解。
不过陈兵利用电脑查阅资料这一点提醒了陆建华,国内汽车市场很庞大,难道计算机市场就没有吗?
尤其是第二次普及高潮过后,电脑价格降下来是早晚的事情,这个时候不抓住先机还等什么时候?
所以陆建华让李安明自己摸索着去开汽修店,他则是开始摸电脑这个市场。
九十年代初电脑笨重,但是价格一点都不低,很多人都在纠结:是先买摩托车还是再攒攒钱给孩子买台电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