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裙钗一二可齐家(下)(1 / 2)
拜礼完毕,王皇后令众女官坐在各殿妃嫔身后的空座上,继续着自己的话题,王皇后精神饱满,依然站着,说话时常常叉腰挥手,非常不符合素修印象中文雅娴静的皇后形象,倒像个十足的将军模样。
不知遭受幽禁的燕后为皇后时,是否也和王皇后一样威风。
“如今大都换了新人,就要有个新模样,万不能和从前一样行事,从前的陋习要一一改去,好的则继续做着,无人可以例外。
各局各司的有品之人,要看清楚自个儿待的地方,明白自个儿做的事情,万不可像外面那些糊涂人一样做些糊涂事。你们的事情干得好了,我身为后宫之主,自然看在眼里,若是有一丁点错误,我也能知晓。
不要存些侥幸,又觉得以前便是如此那般,我且给你们说,以前如此这般可以,但在我这里不可以,任凭是谁,都不可以。
你们或许也都听过我的行事为人,我是容不得一粒沙子的人——我在东宫时,是用军法来管制那些婆子婢女的,原本混乱的东宫再也没有不规矩的事儿——我向来喜欢直来直去的讲话,你们给我说事情的时候,不必拐弯抹角,敞开天窗说亮话就是,正所谓要打当面鼓,莫敲背后锣,都说开了还省事些。”
王皇后忽然转身,背对众人,没人看到她在向刘昭仪使眼色,有些忘了的话还是要刘昭仪帮她说完。
与王皇后相处多年的刘昭仪见状,非常自然的接过话,若有所思道:“殿下所说,无有不可。然后就是一些琐事,妾替殿下向众人说个分明。”
刘昭仪扶着王皇后坐下后,拿起案几上的一本名册,娓娓说道:“殿下定了几件事,其中一件便是各局尚宫每月要将每日发生的大事小情记录在案,汇总成册,下月初送至昭阳殿。
其二是,各局各司之人每五日要对所在局寺进行搜查,看看有没有隐蔽极深的歹人,一经发现,送至昭阳殿。
其三是,殿下这些时日来操劳甚多,后宫之事繁杂,一人承担不来,殿下遂点我来辅助,昭仪刘氏却之不恭,只好用薄才尽些绵薄之力——殿下决定,由本昭仪来负责各局各司的申诉与督查——以前这些事由内侍省负责,殿下与陛下议定内侍省不再参与六局二十四司的所有事务。各局各司可要记好,不要跑错了地方。
其四是,殿下知悉陛下忧心国事,决心整顿后宫,为陛下分忧——释放不用之人,收集不用之物,人放回民间,物收入国库,既让百姓合家团聚,又使府库减少开支,还可以充盈些。
初步拟定的释放名单大致如下——梨园各部女乐,女舞等共计五百五十一人,尚宫局共计二百三十三人,尚服局共计二百一十人,尚寝局共计四百三十二人,尚食局共计九十三人,尚服局共计八十五人,尚功局共计七十五人;安阳宫共计六百零八人,上阳宫共计九百五十二人。
第五件事,皇后殿下决定裁减后宫各殿用度,包括膳食、宫内衣服、首饰、薪炭、床帷茵席等,至于多少份额,殿下已让尚宫局抄录,明日送到各殿。
这第六件,便是殿下觉得诸事还是集思广益为好,想请各位有些好主意就说出来,选中者可是有奖赏的,各局各司和各殿都可以说。”
成贵妃听了这半响,听到最后一句,不由得笑了起来,道:“宫中还能有几个聪明人,能有多少好主意?后宫之才都让你和殿下占尽了,哪里还有更好的聪明人呢?”
王皇后略一笑,道:“别人说这话,我能听进去,贵妃娘娘说这番话,我倒有点听不进去——你是我们中第一个聪明人,就是懒些,不愿管事情,不然我更加轻松。”
成贵妃掷下茶杯,笑道:“那我就更懒些,让殿下做这个聪明人,我不喜欢管事情,只喜欢听故事。”
王皇后笑道:“故事还是少些为好,不然跟以前一样,各局各司混乱不堪,天天故事不断,就让人烦心了。”
就在王皇后与成贵妃笑谈间,外面的杖责也已经结束,伴随着整个过程的抽泣声也停止了,顿时里外一片死寂,听不到一点声音。
王皇后见行刑结束,让如意传召罪人再次入殿。可这一次,那些受了杖责的远女官们都是被拖行进来的,大都昏死过去,只有一两个可以勉强睁眼,但“谢恩”两个字是说不出口了,嘴巴像是被流出来的血黏上了,披头散发,面目可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