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秋风吹走小单于(中)(2 / 2)
李曜霍然起身,负手而行,道:“朕烦恼的是之后怎么办——输了怎么办,赢了怎么办——输,士气低落,南平会长驱直入,在皞地一带为非作歹,赢,士气高涨,尚有喘息之机,但两种结果都会有一个惨痛的事实——我大燕的好男儿又要损失不少,好大喜功、眼高手低的人又会多不少。
先皇帝打了一辈子的仗,精锐打光了,百姓打穷了,土地没多多少,好高骛远的人与日俱增,实在是可怕之极啊。”
沈泉烨以十分赞同的口吻道:“陛下所言甚是,先皇在位时,民生凋敝,食不果腹却私斗成风,不能不说这与先皇所奉行的国策的有关。”
李曜笑道:“爱卿尽管放胆说出你的看法——你来自民间,最能体恤民生,知道他们的困苦,朕想听听你们的看法。”
“那臣今日便斗胆一说了——先皇帝在位时,正值三总管之乱刚刚平息之时,内忧外患,先皇帝孔武有力,胆量过人,东征西讨,才有较为安定的日子。这本是好事,奈何先皇帝征讨过多,过于损己实力,掏空了国库,耗尽了人力,北伐越、楚,西征三州,还要抵御南平的进攻,真可谓是双拳难敌四手,国库日益空虚,彼时收手,整顿朝纲,为时不晚,但先皇帝是从战火中淬炼出来的,一生就信奉一个‘战’字,战可使人屈服,也可使人永不屈服,先皇帝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幸我大燕实力雄厚,就算被人釜底抽薪,也可艰难度日。
时至今日,若再奉行先皇帝的策令,并不是上策,如陛下所担忧的一样——以战止战,祸乱更多,里外忧心,好事之徒与日俱增,忧国之人东西迁徙,是时候改变了。”
“爱卿忧国之心与朕并无二致,你说的不错,朕以前在越地时,看到的也是疮痍满目,民皆菜色啊,所以,朕才会重用爱卿,这其中的深意,不用朕明说,爱卿也应当明白——治国之道不在说得天花烂坠,而在真实的行动,在这方面,你们可比他们要好得多。”
沈泉烨听完李曜的话,身子微微颤动着,心里腾起无限的希望——皇帝的意思很是明白了,皇帝今后要做的事情,是需要像他和祁然、裴元清等一样的人来做的。
一刹那,门下侍中沈泉烨完全明白了皇帝的担忧,和对以后的展望,以及先前的疑问——万载公主驸马许君敬被判处了很重的刑罚,这在世族之间尚属首次——如今他明白了皇帝的用心良苦,也知道了该如何配合皇帝做以后的事。
沈泉烨拱手,眼含泪花,道:“臣定不负浩荡皇恩,愿以死明志。”
李曜笑道:“朕不用你们去死,你们死了谁来替朕处理国家大事,谁来替朕体贴天下的百姓?这天下终究是穷苦人多,富贵人少啊,还是得需要和你一样上体朕心,下忧民生的人站在朝堂之上,这样朕才放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