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化身沙巫(1 / 2)
《水星播种》到底是一部怎么样的影片,当第一次听见后李非就是非常的好奇。
但从作品名称来看,难道和几年后马特蒙达主演的《火星救援》一样,在水星上种土豆,不愧是我华夏民族的天赋技能。
论种地大陆还没虚过谁,完全已经刻进华夏民族的基因里!
这不都到水星上去了,还对种地一直念念不忘!
当然了,种地与否不是重点,重点是这部电影十有八九是一部科幻片。
凭借科幻片拿大奖,这可是诺兰、卡梅隆、斯坦利·库布里克一众大佬都办不到的事情,尽管科幻电影佳作辈出,甚至长期雄踞着制作费最大、票房最高的电影类型,但是在电影节上,科幻电影总是备受学术权威的冷落。
那是为什么呢?
因为主流电影向来更注重叙事流畅,对人性的刻画,对社会制度的批评,而科幻片大多创意一流,注重视觉效果,但其它方面相对薄弱,简而言之就是艺术性不达标。
久而久之主流电影界,就自然的对科幻片带有偏见。
1972年库布里克导演带着他的作品《发条橙》冲击奥斯卡,拿下多个提名,最后却连毛都没有捞到。
《发条橙》叙事流畅,人物立体,就连表演、剪辑和配乐,都堪称影史高峰,主题也不用多说,更是高大上!
抛开少量的科幻元素,它完全不逊色与一众写实电影,可最后在奥斯卡的颁奖典礼上,连个技术奖拿到。
导致库布里克直接向粉丝们抱怨说:电影节评委看科幻电影就像后妈看儿子。
所以很多时候都是科幻类型片的自娱自乐,比如说美国的土星奖就是科幻和恐怖电影而特别设立的。
纵观电影发展史,除了戛纳电影节曾将评委会大奖颁给了塔尔科夫斯基的《飞向太空》,加上戈达尔曾以《阿尔法城》斩获过金熊奖,而且这两部电影获奖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了,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第三部科幻电影拿过大奖。
不过就在今年,第三部获得电影界最高荣誉的科幻电影出现了。
《水星播种》真的令人期待!
当影片正式播出第一个正式画面时,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李非就知道这部电影肯定不是在水星种地那么简单。
第一幕是在一个祭坛之上,四周凌乱的摆放着电线、太阳能板,祭坛的中央是一辆造型奇特的水星车。
画面拉近,祭坛被人慢慢的打开,在庄严而又神圣礼乐中,一个只长有五窍,类似机器人的硅基生命体,匍匐着走向祭坛。
当他用尾巴触碰到祭坛的那一刻,四周的灯光一盏盏的突然亮起,同时一个巨大的投影洒向天幕。
画面一转,镜头来到地球,但好像又不是地球。
经过长达90分钟的叙述后,李非已经明白大致的剧情。
最开始看到那个模样怪异的机器人是由“人类”所创造出来的,这种新生命不是自然进化的结果,而是由人为制造出的一种“纳米机器,或纳米生命”进化而来的。
这种纳米生命是被一个叫做“沙午”的女士所创造,生活在高达500℃的金属液,由她的侄子所继承后,在亿万富翁洪其炎的资助下,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被“人类”放养到水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