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不速之客程深(2 / 2)
秦王对鬼谷子的徒弟颇为信任,君臣之间的信任,便在这一天天中建立起来。
不止如此,秦王“三顾茅庐”一事,也渐渐从秦国都城传开。
秦王爱贤敬贤的美名开始在秦国各地流传开来,听闻此事的人无不大加赞叹。
一些秦国境内隐居的学派,在听闻此事后,都感慨唏嘘不已。主动加入秦国的学派,日渐增多起来。
……
时光飞逝间,几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转眼间,齐王的六十寿宴将至。
在寿宴前十天,一位不速之客来到了稷下学派。
此人自称深子,说祖上曾经见过神仙,和神仙颇有渊源,如今听闻齐王遍寻神仙踪迹,便携祖上留下的《山海经》原本前来,帮助齐王寻求长生不老药。
能拿得出《山海经》原本的,这世上独有一人,自然就是程深。
等待了几个月的功夫,程深终于出手了。
至于为什么要带《山海经》原本,主要是因为程深想借此机会,快速的升到稷下学派的高层,完成他的谋划和布局。
否则的话,程深孤身前来,从最基础的弟子慢慢做上去,还不知道得花费几十年,太费时间了。
反正程深有把握,《山海经》原本只是暂且放在稷下学派,等到目的达到了,程深全身而退时,自然会想办法把《山海经》原本给带走。
稷下学派的弟子听闻后,不相信这是真的。不相信没关系,找人来鉴别么。
于是有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人,来鉴别这到底是不是原本。
由于当初伯写《山海经》时,跟着禹走遍了部落大陆,刻《山海经》的竹简大多是就地取材,所用的竹子来自四面八方。
一本《山海经》原本,用遍了各地的竹子。
通过鉴别这些竹简的材料,前来鉴别的人惊讶的发现,深子所带来的原本,真的符合这一条件。
而且其中的不少竹子,现在已经灭绝,找不到相同的竹简。
那时候也同位素测年法这样的高科技,条件简陋,只能从材料、记载等方面判断。
单是从竹简材料这一点上,鉴别的人就惊呼,这很有可能真是《山海经》的原本!
此事在稷下学派引起了轰动,晨子亲自将深子请进了稷下学派,甚至齐王也被惊动了。
齐王连夜赶来稷下学派,看到了一卷卷的《山海经》原本。
齐王大为兴奋,告诉周围的大臣和晨子,说本王这么多年来,诚心寻找神仙,神仙都被自己感动了,在本王寿宴的时候,这是神仙给本王寿宴的贺礼。
程深望着得意忘形的齐王,激动颤抖的晨子,他的嘴角挂着平静而冷漠的微笑。
在场众人谁也没有去想,这个突然送来《山海经》原本的不速之客,心里到底在谋划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