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〇章 赵氏寻人高岭镇 小二讲奇客房中(2 / 2)
就是这些可悟而不可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天机,使愚昧无知的于大河偏信了市井蜚语,每当晚饭后,便提心吊胆起来,恐怕父亲在此刻咽气。相反,提心吊胆了一夜的于大河,每当到了第二天早饭前便有了盼着父亲咽气的念头。他也知道这种念头是大不孝的忤逆行径,所以心中作如是想,面上却万不敢显露半分。
他做的第二件忤逆行径更让人愤恨,那就是听信了所为的“隔梁断气”之说。此说是当人快要死亡之时,要把他抬到外间的篱笆床上,如果在原来的床上断气而挪至外屋的篱笆床上,就叫做“隔梁断气”。
市井说“隔梁断气”的人会给后人事业上带来阻隔,又说“隔梁断气”会影响亡者投胎转世,因而被闹得家中鸡犬不宁。于大河惧于此事,于是。便在父亲意识尚未消失,便把父亲早早的移到外屋停尸的篱笆床上,致使其父亲看到篱笆床以后心中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并在恐惧中咽下了最后那口气。
于大河此举如果是为了父亲能顺利投生,而忽略了父亲的感受尚可原谅,可是他的真实意图却是怕这个“隔梁断气”会影相子孙前程。殊不知这个“隔梁断气”正是一些像于大河此种忤逆子,为了掩盖自己的某种丑恶心态而散播于世的缪言。
“隔梁断气”为谬说。真正丧葬礼仪是当亡者谢世的片刻,子女为其穿好“送老衣”以后,在外屋门口烧化几张“倒头纸”,然后将亡者移至外屋的篱笆床上,便于行隆重的丧葬礼仪,于大河偏偏本末倒置,使得其父死不瞑目。
他做的第三件忤逆行径是听信了他夫人的谎言,而做出的大不孝的荒唐行径。就因为他夫人谎称说:“妾身梦到有位神仙对我讲,公公应该死于偏房,否则就难以转世。”这句话使他的父亲虽有“寿终”却未得“正寝”。”
俗话说“知妻莫若夫”,于大河何尝不知夫人说的是谎言,她是害怕公公死于正厅徒增恐惧才有此一说。可这个于大河偏偏把父亲在人世间过得最后一个“节日”当成了儿戏,以致意识清醒的父亲在意识到自己的灵床被设在了偏房时,咽气时又平添了几分怨气。
殊不知在中国几千年的丧葬传统中,特别强调“事死如事生”。世人对人生最后的这个仪式更要重于平生任何节日的仪式。人们对其的态度要像人们对岁末的节日“春节”,被作为四季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一样对待。他不仅是对亡者灵魂的安慰,更是体现亡者后人对孝义的承载。
然而,于大河恰恰莫视和抹杀了他父亲在人生最后时刻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寿终正寝、安然过世、子孙体会出晚饭后死亡的用意、隆重的丧葬仪式。
人人都知道自己必有一死,可是又有几人临到此刻不感到恐惧?特别像于大河的父亲,意识清醒便被儿子放在了世人皆知的专供停尸的篱笆床上,他又怎能安然过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