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筹建新宅(1 / 2)
吃过晚饭,一家人坐在一起闲聊。
奶奶:
“不知不觉中,膝下多了四个孙子孙女,现在俺算是活到十八点儿上了,睡觉都能笑醒,每天看着俺孙子孙女们围着俺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俺现在的日子,给俺千金万银也不换”。
老妈:
“妈,您偷着乐吧,咱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你和俺大身体都硬朗,到你们一百多岁的时候,重孙玄孙都天天围着你转,到时候您可别嫌烦啊”。
奶奶:
“一点儿都不嫌烦,恨不得多些孙子重孙子呢,要是能见到玄孙,那我就更不嫌烦了”。
老爸:“看来得把房子重修一下了,要不到时候放不下娘那么些重孙子玄孙,娘就该着急了”。
爷爷:
“咱家这所房子,是大和你娘成亲那会儿,和你二大的那院子同时起的,当时用着挺宽敞,现在确实有点儿不够用了。原先想着等海子成家的时候,再起新房子,现在看来不用等那会儿了。这几天咱爷俩上山备些木料,等农闲的时候,咱在旁边的空地上再起几间屋子。原来这几间不用动,俺和你娘住习惯了,就不挪窝了”
原泽海三岁多的时候,弟弟源泽洋出生,原泽海从父母的卧室搬到了爷爷奶奶这屋。去年开春两个妹妹出生,弟弟源泽洋也搬过来和爷爷奶奶住在了一起。家里人多了,房子确实不够用了。
另外,原泽海现在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晚上自己要进空间修炼,就不太方便了,对家里要起房子的事,举双手赞成。所以,听爷爷和老爸要翻盖房子,原泽海立马接茬。
原泽海:
“我赞成重起个新院子,材料的事,爷爷和大不用操心,包在我身上了,用人的工钱我这里也有办法。老爸明天去把三个村里的师傅们都请过来,我有些想法要详细地交待他们。我看旁边的地方够大,我想起个大点儿的院子,咱家这个院子也要圈进去”。
家里人知道原泽海的本事,听他这么说,也就相信原泽海一定是有了自己的主意,于是,一家人三言两语就定下了修房子的事。
第二天一早,原泽海到学校点了个卯,到了校长“办公室”把门一关,进了空间就往夏都的方向瞬移,到了夏都满世界地找建筑材料。
说来也巧,给舅舅筹备彩礼时遇到的那个郎官,如今在亲家的帮助下升了侍郎。地位不同了,家里的院子和如今的地位不匹配了,所以,这段时间正在大兴土木扩建府邸。原泽海一看,得,还得借这个主儿的光,就他了。
于是,原泽海把这位侍郎家里的建筑材料,又“复制”了好几份儿。
看到几个师傅模样的人,正在拿着一堆纸张不知道在研究着什么。好奇心一起,走到他们跟前仔细一看,原来师傅们手里拿着的是建筑图纸,正在研究哪个地方怎么修,哪个地方用哪根木料那块砖。
再一细看,图纸上面已经把哪个位置用哪个材料都标的清清楚楚。回头又在材料里一找,好嘛,原来材料上也标明了这是哪儿的柱子,那是哪儿的大梁,连椽子、檩子,门窗上都标的清清楚楚。
这就更方便了,把师傅们手里的图纸完完整整地“复制”了两三份儿,走出工地,找个没人的地方进了空间,回到校长“办公室”的时候,才过了半上午。
一边儿用神识笼罩着整个学校,一边儿拿出一份儿图纸仔细研究,先看到的是大院儿的结构设计图。
不得不感叹华夏文明的巨大魅力,移居比邻星这边儿的地球快两千年了,这位侍郎设计的大院儿,从设计图上看,结构居然是地球明代北方四合院儿的建筑风格。
临街是一溜儿坐北朝南的倒坐房,高大的大门在倒坐房东面数第二间的位置。从大门向里走,迎面是影壁,大门和影壁之间设计出一条甬道,两侧各开了一道月亮门。从东面儿的月亮门出去,图纸上标着“东南角院”,这个小院的南面有一间倒坐房,图纸上标着“车轿房”,家里的车轿可以从外面进入这间倒坐房,车轿里的人,则可以从东南角院儿直接进家。
从西月亮门儿出来就是第一进院儿,图纸上标着“前院”。院子相对较小,七间倒坐房靠大门的五间,图纸上标着“男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