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赴任5(1 / 2)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湖广乱起来,平叛的话,需要的钱粮可是个无底洞,须得派专人调拨才行。
这个职位不需要上前线打仗,油水十足,权力虽然单一了一点,但从来只有滥用的权力,没有束之高阁权力,能管多少事儿,不是看你是个什么官,而是看你是不是能把权力揽到自己这边来。
等把孙、张等勋戚处置完了,围绕着两个职位,朝中定然又会掀起一阵风波!
湖广河南总督且不去说,此职位高权重,同时责任也十分重大,而且十分危险,打起仗来,面对百余万流民,有几个不害怕的?
这且不说,要是处置的不合朝廷的意,一顶处置不力的大帽子戴下来,这辈子仕途都无望了。
所以,有这个勇气去当这个总督的文官估计也没几个人。至于武臣,因为涉及流民安置等问题,所以并不合适。
比起湖广河南总督的责任重大,甚至是危险重重,总督南直隶粮草这个职务却不同,妥妥的是个人就能干啊!威胁到人身安全的危险肯定是没有的,而且事儿简单,油水又足,简单的说就是钱多事少,朝中那些禄蠹们不抢破了脑袋才怪呢。
既然谁都能干,和个人能力没多大的关系,那就看谁的靠山硬了。
这要是换了以前,曹吉祥、石亨肯定都会插一手的,曹石可不是白叫的,再加上徐有贞、许彬等人,掌控朝政并不是空话。
现在曹石的权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主要是文官们的墙角挖的好,虽然因此而有不少人受到了贬谪,但文官们仍是前仆后继,继续跟曹石死磕。
到了后来,朱祁镇自己也琢磨过点东西来了,于是他开始有意识的疏远曹石,曹石的地位也就不比以前了。曹吉祥还行,朱祁镇需要用他去和文官们打擂台,一时半会的,也亏待不了他。
但石亨就不行了,他只是个武臣,能够参与到朝政的地方少之又少,再失去了朱祁镇的宠信,便代表石亨已经被边缘化了。
一个被边缘化的勋臣,还有什么价值吗?
这些蝇营狗苟的事儿,张璟顾不上,回家后他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去南京赴任。
他转了文职,再带着亲兵就不像话了,所以,手下的亲兵得换个名头,这倒也没什么麻烦的,不了是李锋还是齐亮,都可以带兵。
“让小秦和小楚先行一步,去南京摸摸各方面的底细,如何?”李锋建议道。
一旁的齐亮也是点头称是,“南京城各方情况如何,咱们并不了解,郎君去了兵部后,南京诸卫在郎君的统辖之下,诸卫所的具体情况不可不察也。还有兵部内部,他们对郎君的赴任,持何种态度,也需要探查清楚。”
倒也不是临阵磨枪,而是按照惯例的话,张璟起码还得在京师住个一两个月,甚至半年也说不准,但朱祁镇也不知是怎么想的,趁着处置勋戚的当口,连张璟的任命也一起下达了,所以,留给张璟的时间就十分紧迫了。
“三哥你和老齐安排即可,”张璟点头,不论是李锋,还是齐亮等人,张璟给予了足够的信任,“再看看谁留京,缇骑需要有人统领,而且咱们即使去了南京城,京师也不能就此丢下,这里毕竟是国朝中枢。”
张璟的意思大家都明白,至于把谁留下,就要看李锋和齐亮等人商量的结果了。
晚上,张璟回到房间,刘静怡正在读书,见张璟回来,连忙和侍书一起帮张璟更衣。
忙活完后,夫妻二人坐下,张璟歉疚的看着妻子,“刚刚回家没几日,又要离开了,家里里里外外的事情,有劳姐姐多多操心了。”
刘静怡微微一笑,作为妻子,她当然舍不得丈夫远行,但他也清楚,身为朝廷官员,岂能由着自己的意愿,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成。
“夫君尽管放心便是,家中一切有妾身照应。”刘静怡笑着安慰张璟,她能怎么办?总比去边镇好吧。
“辛苦姐姐了,”张璟是真的感觉愧对妻子,二人新婚都两年多快三年了,但在一起的时间也不过两个多月,这刚从边镇回来,马上又要去南京,的确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二人既是夫妻,有些话点到即止即可,过于客套反而显得生分。
刘静怡倒是没想那么多,夫妻之间嘛,必然是互相体谅的,她唯一觉得遗憾的就是自己还未有身孕,张母对于光大张家门楣的渴望,她自然是知道的,但这种事情,还真是急不来。刘静怡自身,也不阻止张璟纳妾,到了张璟这种地位,妻妾成群是常态。
尽管此时的嫡庶之分没那么严重,但长子最好是嫡子,否则,家庭内部的麻烦不会有,但对刘静怡这个正妻总不那么友好。而对于张璟的政敌而言,这或许就是一个可供攻击的方面。他本就没到纳妾的年纪,若是妾室再先于正室有了子嗣,那更加说不清了。
肯定会有人借着此事做文章的,哪怕是谨慎点,也尽量别给人留下什么把柄。
一夜无话,第二天巳时中,李锋匆匆忙忙的来找张璟,原来是派出去探查张楷行程的亲兵回来了,带回了张楷的最新消息。
老先生现在走到了山西的祁县,或许是一路上有人照料,而且十分注意的缘故,老先生身体康健,着实可喜可贺。
在得知张璟即日便要去南京赴任后,老先生有些遗憾,他和张璟的想法一样,想着回京后,二人好好的商谈一番,可惜,没机会了。
老先生连夜写了一封信,让亲兵带了回来。
张璟打开书信,细细的阅读,倒也没说其他的,张璟虽然年轻,但官场经验也不少了,况且又是带过兵、打过仗的边帅,去了南京兵部,至少兵事上,下面那些卫所是蒙骗不了张璟的。
按照老先生的分析,张璟去南京兵部任职后,阻力最大的反而不是兵部内部,南京兵部虽然有一部分职权,但却缺乏最终的决定权,什么事儿都需要向北京报告。
因为这层关系,兵部的官吏们反倒缺乏欺上瞒下的土壤,张璟这个尚书不签字画押,南京所有的文书都无法上报北京兵部,如此一来,得耽误多少事情?
当然,磕磕绊绊肯定是有的,张璟要是无法服众,上报北京的公文漏洞百出,板子打下来,张璟定然也是首当其冲的。
比起外部的那些因素,南京兵部内部反而是最容易理顺的,只要张璟能够镇得住场子,不论能力上,还是人格上,都能够服众,南京兵部内部应该不会成为张璟的阻碍。
以张楷分析,张璟最大的阻力反而是来自南京的四十六个卫所,以及镇守武臣和镇守中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