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1 / 2)
张嘉今儿收了位洋病人,这位是从德国跟着商船来游历的斯蒂芬先生。
到了天津卫就有点儿水土不服。
车马劳顿的来到京城,浑身无力加神情恍惚,下马车的时候,不小心把脚崴了。
叫人送到京城有名的医馆,这就来到了回春堂。
张嘉一瞧洋人来了,想着卖弄几句英文。
上去一句英语的你好,把对方问愣了。
斯蒂芬没想到在中国会有人用英语跟自己打招呼。
忘了脚上的痛,用蹩脚的英文跟张嘉对话了几句。
奈何斯蒂芬的古代英语学的实在太烂,俩人鸡同鸭讲的说了几句,沟通遇阻,都不言语了。
斯蒂芬直接抬起脚给张嘉看,张嘉喊来郎中给查诊贴膏药。
处治完毕,斯蒂芬先生没有走的意思,他对这位能讲英语的中国女孩很感兴趣,连说带比划的要求住院。
张嘉想着法的表达,他这病不用住院。
架不住斯蒂芬先生执着,非住不可。
张嘉暗咬槽牙,让你走你非要住,可别怪我开黑店。
招呼人把这位掺扶到后院病房,告诉他一天五两银子,换药吃饭另算。
举子把豆饼搬进来。
张嘉瞧着豆饼硬的跟石头一样,也犯愁,这怎么弄碎。
“举爷,你进城瞧没瞧见有打场子卖艺,练胸口碎大石的,您让他来个胸口碎豆饼。”
举爷听完,瞧了张嘉一眼,都说你二大爷叫贫嘴驴,你比你二大爷可贫多了。
“嗨,你这什么主意,你给好好想个法子。”
“要不找个石匠j,木匠,借斧子先劈开?碎开一点儿能好弄。”
师娘走过来瞧了瞧。
“我瞧这豆饼不算太大,北街上有捣酱的大石头对子,用那个能捣碎。”
张嘉抱着师娘的胳膊摇着说:”娘,您真是人民的大救星。”
师娘没工夫跟闺女逗咳嗽,带着举子去北街捣豆饼。
瘸了一条腿的斯蒂芬先生,吩咐人去将自己的东西从店里拿过来。
一会儿的功夫,车夫送来一个大皮箱,外加一个乐器箱子。
斯蒂芬先生是音乐爱好者,走到哪都带着自己的小提琴。
张嘉从这箱子进门就猜出了八九,是小提琴。
自己受时代的关爱,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小提琴,学到初中二年级,初三学业紧张才放弃。
要说起学这个小提琴,当初爸爸妈妈还吵了一架。
那时候人们手里有了点儿存款,突然流行起给孩子报兴趣班。
老妈赶潮流,要孩子学高雅艺术,学小提琴。
老爸觉得纯属瞎耽误功夫,长大又不能从事音乐方面的工作,不如报个书法班,练一手好字,以后也能用上。
经过一番争斗,张嘉顺利的进入了小提琴班。
从此,每天写完作业都要站在阳台上,歪着脖子吱吱嘎嘎的扰民。
拿得出手的曲目只会一首,经典的曲目化蝶。
因为这首是老妈的最爱,每天逼孩子拉这一首,美其名曰不能白交学费,至少会一首拿得出手的。
后来参加工作,联欢会上连续两年演奏这一首曲子。
科室主任还说:“小张啊,你这曲子拉的不错,明年最好能换一首。”
张嘉嘿嘿笑着说了一句:“主任,我这叫一人一首成名曲,我打算一直到退休,每年都拉它。”
老主任让张嘉气笑了,说:”你这孩子,明年你说相声吧,成天的逗哏。”
张嘉哈哈大笑:“实话跟您说吧,学了几年,能拿得出手的就这一首。”
张嘉想起现代的趣事不禁笑了起来。
有些东西是这样,不用怕忘记,随意一个场景就会想起。
曾经总是美好的,如果有一天穿越回现代,也会想念清朝的这些人吧。
斯蒂芬安顿好东西,一条腿蹦出来,坐在院子里的围栏上打量四周。
想着找张嘉聊几句,措词了半天,算了,早知道在家多学点英语,来了也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