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想念(2 / 2)
事实证明也是。
上课的时候时不时嘲讽一下我们这些农村孩子,说我们以后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不读书就是回来修补地球,意思是种地。
后来没两年,他就申请调走了。
上四年级的时候,来了一位师专毕业的女老师,她每天穿着漂亮的蓬蓬裙和高跟鞋,在这个小山村里没什么好消遣娱乐的,每天放学就看到她跑去学校附近的小卖部买冰淇淋吃。
不到两年,她也不在这里教书了。
差不多也是那个时候,来了一位个子矮矮的女老师,同样大学毕业刚出来工作。
只记得她给我们上音乐课,那个时候我们的音乐课什么都没有,除了抄老师辛苦写在黑板上的歌词,就是一句一句跟着老师来唱,教了好多遍才会,说不定过几天就不会了。
后来她也没有继续教,我还没有小学毕业她就走了,听说她是去了教育局在办公室里做文员了。
毕竟她刚大学毕业,青春靓丽的女孩子是宁愿去办公室做文员,也不会选择把青春挥洒在那个破旧不堪的讲台上吧。
面对台下几十个衣着都不整齐的学生,她们凭什么让自己的青春在那里逝去?
而是为什么,作为代课老师的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他们真的无处可去吗?他们真的可以拿着微薄的工资养家糊口吗?
是什么让他们坚持,是因为需要,被需要。
需要这些孩子们给他们勇气,他们需要这些孩子,如果离去他们会更无所适从,他们同样被这些孩子们需要,如果没有他们,孩子们同样的无所适从。
想想如果没有代课老师,多少孩子没有老师?
在我们这个地区,虽然山多人口村落还算密集,道路还是方便的,在更偏僻落后的地区,老师都不愿意去教,学生也是屈指可数,新闻也报道过很多。
但是,每一个孩子无论出生于什么地方,对知识的渴望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土地虽然贫瘠,他们的求知欲比大城市的孩子更强烈!
中国每年师范毕业的大学生千千万万,有的学校甚至出钱鼓励毕业生到乡村教书。
我上高中那一年,钦州市建立了一所大学,这所大学是为了培养小学老师的。我我的一个学长和一个学姐去读了。他们去读的原因并没有是因为想过去当小学老师,是因为高考没考的多好。毕业之后,那个学长就去一所小学里当了体育老师,每当看到他的朋友圈都是孩子和他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一腔热血。不过没有多久,他也宁愿去打工,不愿意教书了。
看到他的感想无非就是,交通闭塞,生活上最基本需求的物资都难以购买,牙膏差不多没了就已经准备好去买了。即使不是爬悬崖峭壁,也需要很大的勇气。到小集市上买东西,一个男孩子还敢走静悄悄的山路,换作一个女孩子是真不敢走。
有次看到他发朋友圈说:为什么是择一城终老而不是择一山终老?我现在深有体会!
那个时候我还评论他,坚持下去!
如果是我,真的能坚持下去吗?
就算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一台电脑一台手机在,WIFI也装好,在那样的一所学校里,每天给孩子们放学之后,就是回到在学校的宿舍里,会度日如年吗?会的!
网购快递送不到,想买菜没地方买,只能去一次集市买大半个月的东西存放。
看到朋友KTV欢聚,周末西餐厅吃牛排,傍晚小公园散步,工作之余四处游玩,而你,守在偏僻的山村里,打开窗透透气时,房前屋后都是山,这种时刻,坚守阵地的勇气何来呢?
一样当老师的同学,教学条件要多好有多好,而你,想给孩子们演示讲解一下知识,想给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却无能为力。
各种局限,让年轻的他们选择离开了!
而那些拖家带口的老师,不要以为他们有了家庭图稳定,他们更不愿意到这样的小学里面当老师。
对于教育,我见解不深,见识也不是太广,但是真的感激这样的一群人――乡村代课老师!
也很多人会说,这有什么?这是他们的职业,是他们的工作,别人也一样要上班,要干活,说他们轻轻松松给孩子们上上课还有节假日还有周末休息。
也有的人会说,他们是代课老师而已,编制内的老师多么不容易才得来的,付出了多少,代课老师就是跟那么多编制老师抢饭碗!如果代课老师也有编制老师一样的待遇才是不公平!
不求改变什么,也不求代课老师能跟编制老师一样!只希望,这个社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尊重他们,珍爱他们!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说到盗版图书与正版图书,如果没有盗版图书,我们没有几本书可读!我想,如果没有代课老师,我们真的没有老师了!
我的小学生涯,从每一个字母数字开始,从加减乘除的数学开始,从一笔一划写字的语文开始,从一字一句的作文开始,今天所有知识的开始,都是从代课老师拿着微薄的工资站在不到三尺的讲台挥舞着树枝做成的教鞭开始的!
好的资源与条件必定是大城市先所得,也毕竟是他们给国家创造了更多的财富与价值。
落后的地区,即使再穷不能穷孩子,即使再苦不能苦了教育者。教育是国之根本。
小学的教室里,至今还贴着励志名言: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没有代课老师,我们谈何读书?拿什么读书?
如今,在农村里,都是留守儿童。
我上学的时候一个班至少还有三十个孩子。
现在一个班最多也是二十几个孩子,有的十几个孩子。
父母为了养家糊口往大城市走。
留下的老人照顾孩子,有的孩子都往大城市读书了。
为了争取一个学位,父母是挤破各种门槛。
而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争取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留下来的孩子,哪怕只有一个,也需要老师。
代课老师扛起的就是这个重担!他们肩负的责任,不比编制老师轻!
听村里的孩子说,学校的幼儿园蚊子特别多。
教室后面是一座小山,窗外面就是山上的树木和草,教室的靠山那面常年见不到阳光。
而幼儿园也是前两年才建立的,学校盖了新教学楼,旧的教学楼腾出了一间,简陋的往天花板上挂几串假花,就成了一间幼儿园了!
有一年幼儿园没有老师,还请了附近一名稍有文化的嫂子去教过几个月。
无非就是去那里看看孩子们玩,幼儿园里能玩的也只有一个滑梯,还是生锈的。
但是孩子们一样开心!
就跟人各有命一样,教育环境对每一个孩子来说,不是能选择的,只能接受!
无论环境好坏,资源如何缺乏,代课老师就是主心骨!
老师在,教育就在,爱就在。孩子可以什么都没有,没有书籍没有绘本没有画笔,但是不能没有他们,有他们在,爱就在,爱在,孩子就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这就是真正的教书育人!
教师节将至,师恩难忘!难以诉说的情怀,仅以此篇,感恩我的老师!
读到最后,王小语眼角又一次湿润了,这篇日记就像是在昨天写的一样,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了。从大学毕业以后,她或许再也没有那种心情去在乎身边的人和事了。
“无论将不将就,生活终将把我变成了一个更愿意去适应生活的人,而已不是当初那个一身热血去想着改变世界的人了。这会不会有点遗憾……是该遗憾还是觉得没所谓还是觉得庆幸还是觉得这是每个人必然经历的……相比于去支教,我是不是更应该回到家乡,就像莉莉说的那样,给这里的孩子们带回来更多的知识和力量……而现在的我,能做什么,除了舍命工作,挣点钱,存点钱,还会像读书的时候谈什么人生价值吗……终将接受了自己的平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