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我有话说(1 / 2)
诸葛亮的确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像麻三、赤宵、赤羽等人,虽然实力不一,相对东吴这种庞然大物来说,显得微不足道,但是他们救大乔的心都是一样的。
麻三和大桥相识,将她也当成了朋友。
当初诸葛亮坠落噬灭深渊,大乔和小乔在那一年里,给孙膑等人提供了不少情报。
对于这份恩泽和友情,麻三不会忘记。
至于赤宵和赤羽,完全是把诸葛亮当成朋友,对于朋友的朋友,他们也算是肝胆相照。
更何况在诸葛亮的背后,还有一个听起来似乎很强大的家族做支撑!
即使诸葛珪没有明说,但是作为亲爹,总不至于拿这种性命攸关的事情开玩笑!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诸葛亮通过孙尚香,不断收集乔家附近的情报。
按理说乔家是大乔的软肋,只要掌握了乔家人的性命,大乔就没办法释放自己。
不过可能是因为八岐的灵魂烙印存在,导致大乔不能,也不敢再次叛离周瑜。所以对于乔家的控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密。
这给了诸葛亮等人机会,在带走乔家人这一环节上,少了很多阻力。
这倒不是诸葛亮多么博爱,非救乔家人不可。
而是他不想因为救走大乔,让周瑜迁怒乔家。
如果是这样,大乔内心必然非常自责,觉得是自己害了一家子的性命。
这种灵魂煎熬,未必就比大乔现在的处境好多少。
可随着和孙尚香的交流,以及渐渐在建邺城显露的实力来看,东吴对这一次的婚礼非常重视,城中的武者可以用黄金多如狗,铂金满地走来形容!
至于一些钻石段位的存在,诸葛亮等人就算是碰到了,也看不出来。这才是他们此行最大的威胁。
而赤羽和赤宵眼看着形势越发严峻,一鱼一剑先后神叨叨的离开了。
他们只说想办法帮诸葛亮点忙,但是具体怎么做,却没有明说。
诸葛亮也没有问他们的具体去向,毕竟他和赤羽以及赤宵是平等的,不会以发号施令的语气和他们交流。
既然二人没有多说,诸葛亮便也没有多问。
期间诸葛珪回来了一次,告知诸葛亮人手基本准备妥当。
父子俩商量了一下,决定让诸葛亮开第一炮,站出来提议婚礼取消,而诸葛珪作为后手,声援诸葛亮。
他们这么做,是不想让蜀国为难。
不管怎么样,诸葛珪都是蜀国的人,如果什么都不说,直接抢亲,从道理上来讲有些说不过去。
东吴真要发难,对蜀国施压,那诸葛家的处境就会变得十分艰难!
诸葛珪也没打算让蜀国和吴国开战,毕竟一旦开战,那就是尸横遍野,生灵涂炭的下场,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但如果诸葛亮反对这门亲事有理有据,诸葛珪再出来支援就不同了,至少是出师有名,不会惹出太大的乱子。
而乔家那边,诸葛珪也已经安排了人手,确保一旦大乔得救,随时能够撤离。
随着时间的推移,婚期如约而至。
诸葛亮等人扮作孙尚香的随从,一起进入了婚礼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