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还情(一)(1 / 2)
宫里选的伴读,就是陪宗室子弟读书的人。
真正自小身边跟着一起开蒙长大的那种心腹,通常是圣上亲点母妃亲选或者由亲戚担任的,可遇不可求。
能拿出来选的,也不错了。伴读可是从九品,比府学训导熊老爷当年还要高。熊老爷当年是个举人,虽然是个训导但是要再干上个十年,才可以获得从九品的品级。
伴读还有个好处,就是大小勋贵品官的子女都可以参选。宗室子弟们也要分个亲疏远近三六九等的。皇子和公主的伴读与奉国中尉和乡君的伴读自然是不一样的。因此倒是人人有机会。
有些人家的姑娘,比如宣国公府勾云染,不需要去选伴读,就能时常入宫伴驾。
也有些宗室子弟,打自己祖辈起非大朝贺就再也没有入过宫。
礼部和宗人府的都是人精,并不会出现国公府的千金去给乡君当伴读的情况。
何况,品级是其次,几两银子更不重要,重要的是情分。
刑部主事熊大人的夫人马氏,曾经就是肃宁伯夫人县主殷氏的伴读。
肃宁伯家里虽然出了事,但如今毕竟还住着开国肃国公府。
下月初马氏的长女熊道姈就要抬进十二国公府,嫁给肃宁伯长子杨忆,日后还会成为一品肃宁伯夫人。
这就是伴读的情分。
现成的例子摆着,京里家家户户都对选伴读一事上心。
就算宗室子弟不够分,白挂一个伴读的名头也对议亲大有好处。
“都是那天接了肃国公府的帖子闹得。”月秀喝着茶,“母亲和刑部主事熊大人家的夫人是宗亲,姐姐可知道?”
“之前只疑是同姓本家,没想居然真的是亲戚吗?”
“出了五服了。”月秀摆手,“再说了这京里,谁和谁不是沾亲带故的。”
“母亲自从收到了帖子就说个不停。直说那夫人好手段,如今不但长女有了着落,于其他几个子女日后也有宜。母亲想着,桐姐姐怕也是要参选伴读,所以就来和闲乐伯夫人商议。”
前世道桐的名帖也递上去了,不过一开始就因为出身刷了下了。道枫心想,如今,要是张夫人多带着道桐出去走动,展示闲乐伯府重视道桐这个堂侄女,道桐在出身上可能不会被为难太多。
中午张夫人和马氏带着月娟道桐一边吃一边商谈事情。
道枫屋里摆了一小桌独请月秀。
青蔷红薇摆着饭,月秀看着桌上的菜肴问:“姐姐日常饮食上可有定例?”
“有的,四菜一汤。说是伯府惯例。”
月秀说:“我们家也是如此,我们三姐妹自幼就是每人四菜一汤。就是不知如今四菜一汤的例,还能吃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