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鬼境(1 / 2)
讲台之下无人回应。
嗯,也自然是无人的。
或许在满头黑雾的柳筠黛眼中,讲台之下坐着的是一群青春洋溢的高中生。
可是在李白眼中,讲台之下坐着的则是一群焦黑狰狞,或者干脆就是人形焦炭的……嗯,念头。
“起立!”
清丽的声音是从一个这样念头那里传出。
烧焦的校服混合着半碳化的血肉,那是肉眼可见的惨烈和痛苦。
其余念头随声站起。
有些碳化层度较深的念头,甚至在站起时还掉落了大量的碳化的身体组织。
饶是以李白的定力,在见到这一幕都不自觉的默念起了经文。
等心思凝定之后,李白才开口嘟囔:“这就是鬼境么?”
“老师你在说什么?”听声音还是那名叫大家起立的念头。
李白转身开门。
打不开!
拿出自己和柳筠黛的手机……没信号。
“老师,不上课么?”清丽的声音开始发寒。
“好,上课。柳老师之前讲到哪里了?”已经感觉到了危险的李白无奈道。
“聊斋。”
“干的漂亮!”李白咬牙道。
“老师?”
“好。”李白说着,便硬着头皮在黑板上写下:“姑妄言之妄听之,豆架瓜棚雨如斯,料应厌做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
深深的一个呼吸,李白才开口道:“戎狄入主中原的朝代,汉人的气魄被打没了,文华自然不够大气。所以那些文学天才,要么就是写一些小情小爱,家长里短。要么就只能寄托于鬼神,比如咱们今天讲的这篇《聊斋》……”
讲到这里,一段回忆突然出现在李白的脑袋里,于是他话锋一转,道:“在讲《聊斋》之前,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我爷爷曾经讲给我的故事……”
“刚建国不久的时候,一位干部接到市里的任命,让他组织一座已经停工很多年的机械厂的复产工作。
干部到厂区一看。
嚯!
厂区杂草丛生;厂房破烂不堪;机器设备更是只剩下了一些搬不走的大空壳子。
然后干部就在心里盘算:要把这间工厂恢复生产,绝对不会比重新建一座来的更加容易!
好在呢,那时候的干部有理想,群众也有热情。
清理厂区,修补厂房,就连一些厂里需要的小工具,都有新招的工人从自己家带过来。别不信。那时候的社会风气就是如此。
至于工厂需要的大型设备,那就需要国家采购调拨了。
毕竟这些东西,着急也没用。
等好不容易设备下来了,干部就回市里找领导要技术人员。想着最好是让领导在全市这一层面上发力,争取把那些机械厂的老技工都找回来。
领导却说:“你猜机械厂为什么会荒废?”
干部摇头。
领导说:“当年机械厂党小组组织骨干力量保生产,支援前线。结果反动派几发炮弹下来……唉!总之,你再等等。咱们市现在百废待兴,哪里都缺专业人才。你回去先组织学习,最好能自己培养出一批……”
当晚,干部在宿舍喝了闷酒,怎么也睡不着,就大半夜的跑去厂里转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