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两个好消息(1 / 2)
在工业机器人演示的时候,在场的专家都交口称赞,唯有老万书记一脸茫然地说:“我这也看不出什么,怎么看都是一台大铁铊在那儿乱晃。”
康承业的这台机器人的确有点儿令人费解,它就像一个造型怪异的老式暖气片,瘦长的主干上面绕着许多铜管,和印象里的机器人完全不一样,更不要说动画片里那些能飞天遁地,喷火打怪的卡通形象了。
康承业向在场专家解释道:“严格意义来说它还不能称之为‘人’,最多算一个‘胚胎’,现在我们要示范它的抓取能力。”
康承业向常新远递过去一个眼神,操作台上有许多仪表,常新远拨了几个按钮,机器人动了起来,只见它转了个向朝着下面的一根粗钢筋抓了去。
后面的老牛师傅兴奋地说:“看见抓头后面那个黑环了没有?那就是我做的,纯手工制造,用了我整整15天时间呢。”
钢筋被顺利抓取,随后放置在另一个位置。
参观的人纷纷鼓起掌来。
邹文林称赞道:“了不起,可以申报科技成果奖了。”
康承业轻咳了一声,说道:“目前只能够在预先编好的程序下,通过示教盒完成操作指令,距离自主还有相当大差距,我们还会继续完善它。”
邹文林说道:“你的报告我看过了,确实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不过差距不多,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下一步我们能做出可以大规模量产的工业机器人,但是要完成这个计划,你一个研究所还不够。”
说着,邹文林在人群中找到一个人,喊了他的名字。
“宋敏书啊,你来看看。”
自从上次在北京结识了宋敏书后,这位同样是领域内专家的研究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笑容可掬地走出人群,朝康承业致意后说道:“我看到了两点问题,一是这台机器人还是使用液压做驱动力,虽说目前国外的成熟机器人都在使用液压驱动,但是电力驱动才是更长远的未来模式。二是这个机型不能够通用化,我们要做装配、点焊、弧焊、搬运、喷漆及打磨通用的型号,再其次就是康所长说过的自主化,这一点目前还只能依靠外国技术。”
简单的三点问题说出了这台机器人的缺点,康承业赞叹地竖起大拇指。m
宋敏书继续说道:“我们省院已经有意向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动,抽调到机器人研发的行列里,希望可以与沈州方面多多交流。”
邹文林接过话说:“沈州、哈尔滨都是重工业城市,联动的单位不止有研究所和大学,我会在下一步想办法让机械部来支持更大规模的研发计划,这一点还要康承业你来带头啊。”
康承业受宠若惊,连忙推辞,邹文林止住了他想要说的话继续说:“你的报告我都细看过,但还不成体系,我需要一份眼光更长、视角更开阔的机器人示范工程可行性报告,另外要尽快地把国内现有的机器人方面的信息归纳为概要,供更多的科学单位做参考,这一点你不会推辞吧。”
康承业知道这是使命,不容推辞的,于是笑着承接了下来。
邹文林笑着指点着他说:“不要说有人抢你的功哦。”
“哪儿能……咳咳……”康承业下面的话被咳嗽打断了。
“身体还好吧。”
“一点儿小感冒。”康承业摆摆手。
张思源初生牛犊不怕虎,插言道:“我们康所长的感冒都一个月了,就是不好。”
“抽空去医院调养一下。”邹文林半命令似地说,“我们老了,今后的日子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一点儿的骨干力量了,把身体搞坏了怎么行?千万不要走到我们这些老家伙前面哦。”
大家哈哈大笑。
参观结束后,康承业陪着邹老在院子里散步,老人家问:“接下来你有什么计划?”
“我想去南海!”康承业说。
邹文林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后点头道:“也好,在人前承诺过的话总不能只说不做,你有多少把握在期限内做出初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