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引民入城(2 / 2)
虽然袁虹觉得这事不太靠谱,但他却从来不提出反对意见,他这种老兵已经在心中种下一种观念——服从上级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
年轻的陈将军坐镇敦煌以后,连下恩策,免税力度之大,让人以为是谣言。
可是事实被看清之后,附近城市的百姓纷纷跑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敦煌城变得热闹起来,眼下已经有了七八千人。
陈牧收税的原则是,只收增值税,不收硬税。比如出入城税,就必须砍掉。因为有的小商贩辛苦叫卖一天,可能一文钱也没赚到,再收税,实在是太不仁道。
陈牧会记录每一个商贩进城时的物资,再计算他出城时的物资,然后收取税费。保证来敦煌做生意的人,不会因税致赔。
登记造册需要时间,城门口工作量巨大,会造成拥堵现象,陈牧就打开小门,允许包税户直接进城。
后来还是拥堵。
陈牧把税务所搬出城去,在城外办公,开设十个“办事窗口”。
还堵。
陈牧纳闷,于是乔庄百姓去问商人。
商人说:这群笔录税官,他吗的故意磨磨蹭蹭,不使钱,就给你往后托。这还不如收城门税来得痛快。
陈牧大怒,带兵出城,把笔录官拿下,挨个打板子,从此进城速度堪称神速,再无拥堵现象。
负责出城的笔录小吏一看进城文吏挨打,也都老实许多,暗自庆幸没人告他们。
——
哪里更适合人类居住,百姓们心里清楚,但是他们故土难离,而且有破家值万贯的观念。
这时陈牧下了一道新命令,可以用别的城市的房产,置换敦煌房产,运送家具这种事由敦煌官府负责,定期成批运送。
这一决策可太狠了点。
蒲桃城和且末城的百姓,都开始往敦煌跑。
不久后,还没等陈牧去见古兰女王,古兰女王的使者就跑来见陈牧。
使者是一名典刑的古兰人,棕色卷毛蓬松头发,黄眼珠,一来到敦煌,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站在陈牧面前大声道:“你们的办法,很不好。你们伤害了我们古兰国。我们女王很生气。我们女王说了,如果你们再派马车去拉各种物资,我们就扣留你们的马车。”
陈牧笑道:“小美,把那些诗送给使者,让他带回去,并且对女王殿下说,我要在下月十五日之前见见殿下。”
陈牧拉沉脸对使者说:“如果女王殿下不肯见我,我回京的时候,会与朝廷商讨强夺且末城一事。”
陈牧站起身,走到使者面前:“你这使者态度很不好,下次见我再这个态度,我可以让你死。”
将军虎目之下,使者渐渐低下头。
陈牧从张邯腰间拔出刀来,食指从刀身上划过,低声问使者:“你听懂我的话了吗?”
“听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