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奸细的力量(2 / 2)
故而,待陆骏完后,虞翻给出一个解释:“当年朱侯以五千家兵荡平交州近十万叛军,昔日十万,今日也有十万;当年朱侯手中不过家兵五千,如今却有朝廷精锐近两万之众……若固守待援,岂不为下人所笑?”
“就因颜面之故,朱侯便要冒险逆击十倍之敌?”
陆骏大感荒唐,脸色难看要追问,却被虞翻摆手制止:“非是颜面之故,而是朱侯认为蚁贼与交州叛军并无区别,甚至还有所不如。”
虞翻不愿意介入此事,他没心情给陆骏跑腿,反正两人又不是一类人,缺乏共同语言;陆骏不得已只能亲自去找朱儁,这种谨慎作风反倒让朱儁赞扬……然后陆骏被派去联络皇甫嵩。
你不是援军很重要么,那你去催援军好了。
黄巾军闹很大,往往一个里一个里的人拖家带口参与进来,也有很多郁郁不得志或同情、认可太平道理念的官员背叛朝廷,或不动声色做着奸细勾当……可有一点很重要,虽有太守级别的重臣投贼,却没发生过军队成建制投贼事件。
而当年交州掀起的大叛乱中,一郡太守带着本郡军民一起叛乱……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叛军,是朱儁眼中的叛军;而黄巾军,仅仅是蚁贼而已。所谓蚁贼,以蚁喻人,除了指人员密集数量很多之外,还有‘盲从’的味道,只要弄死领头的,其他蚂蚁可能就散了。
这就是朱儁眼中的区别,一个是正规军必须做好完全准备后再打;一个则是连流寇部队都不如的蚁贼……应该很好对付,没必要等皇甫嵩左路军过来。
与卢植一样,朱儁也有着自己的战略观,在其位谋其政,卢植要把河北被动的防御战打成主动权在手的进攻战,朱儁也有差不多的想法,尽管他这支右路军综合实力仅仅与北路军略同,比不上后续出征得到更多兵源补充的左路军。
波才所率领的中原黄巾军在朱儁看来就是乌合之众,朝廷平叛兵马就该有朝廷平叛兵马的气势,岂能跟地方仓促动员、征集起来的义军一样战战兢兢行事?
白了,朱儁准备以股精锐部队发动一场可控的突击战,以此振奋各地守军、义兵以及大军士气。
这本该是十拿九稳的一场胜利,也该如朱儁预料的那样胜利后鼓励整个颍川、豫州战场的守军士气。然而面对有所防备的黄巾军,朱儁派出的千余突击队折损近半才突围而出,直接导致颍川战场各处官军士气大降。
招募淮泗精锐的孙坚也率部抵达颍川,在这里与朱儁汇合后也受到战败阴影打击,所部千余人军心惶惶,跟着右路军开始大跨步后撤,就连孙坚也陷入激愤情绪中。
这不过是首战而已,稍稍失利也在可接受范围内……问题是朱儁策动的是突袭战,而波才部却有防御准备不,竟然还有伏兵!
不言而喻,朝廷再三甄别选拔出来的人员之中依旧有太平道追随者,埋藏的非常深,就在朱儁右路军中军大帐之中!
皇甫嵩左路军行军缓慢,相距过远无法迅速增援。
这是为了保证左路军抵达战场能以生力军的姿态作战,本该是机密,可军中指挥核心阶层中有奸细,这条隐秘消息对黄巾军而言就不在是隐秘;本就大胜朝廷平叛军一次,朱儁需要首战胜利激励各军士气,波才也需要。首战胜利的波才部黄巾军士气高涨,又确悉朱儁右路军先行,与皇甫嵩左路军脱节……波才发动了全面追击战,意图抓住战机将左、右两路军逐个击破。
于是首战失利之下,朱儁所部右路军抛弃辎重果断开始大跨步后撤,这两件事令军中士气大跌,军无战意;而军中机敏之人也会察觉其中诡异之处,指挥核心之中竟然有奸细,自己身边的同僚、朋友之中就藏有奸细,这是更打击士气的事情。
就这样,因为军中奸细问题,朝廷三路平叛大军与黄巾军的首次交锋就以朱儁部迅捷败退、波才部全力追击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