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恐怖黄氏(1 / 2)
结成翁婿之后,黄琬这才开始正式向魏越介绍家族中人,魏越听着不由干咽一口唾沫。
四世三公的袁氏、杨氏比起黄氏来,抗风险能力太差。可以这么,三十年年前的黄氏,地位等同于现在的袁氏,或杨氏。这一切的奠基人物,就是黄香黄文强,他父亲黄况是个县令而已,到黄香手中完成了升华,其中黄香特别能生养,特别会教育居功甚伟,六个英睿儿子支撑下,江夏黄氏蒸蒸日上。
黄香长子黄琼字世英,官至太尉,封邟乡侯,卒赠车骑将军,谥忠侯;生有四子,长子黄阁生黄琬,这就是长子一脉。
次子官司农,三子官侍御史,如今都已没落;四子黄瓒字世藩官河东太守,有子五人,这是直追嫡脉的支脉,也是江夏黄氏当年内斗,一哄而散的原因所在。提及这件事情,黄琬、黄盖都有些窘迫,毕竟这件事情就发生在这一辈,而黄盖就是四子黄瓒一脉的长孙。
四子黄瓒一脉五个儿子成就直追老一辈,五个儿子分别做官做到了大司马、司空、谏议大夫、清河太守、尚书令;大司马黄安生四子,因与嫡脉争斗而迁出江夏别居零陵,党锢后夺官,一家染疫而亡只留下自幼孤寡的黄盖。
黄瓒次子做司空那个有儿子叫黄奎,如今是五校军司马;黄瓒三子做谏议大夫那个一脉的儿子黄连闲居在家;黄瓒四子清河太守这一脉的儿子叫做黄权,因内斗而迁往益州巴西。
关键的来了,黄瓒幼子,也就是那个做到尚书令的儿子,也有一个儿子,叫做黄忠。
至于黄香的其他儿子,远不如大房、四房来的猛烈,倒是有一个让魏越熟悉的名字,与黄琬同辈,叫做黄祖。
而黄香的侄儿黄理,有个孙子,叫做……黄承彦。娶了蔡讽的女儿,蔡瑁是黄承彦的舅子,蔡讽的姐姐嫁给了张温。
黄琬、黄盖、黄权、黄忠、黄祖、黄承彦是五服内的兄弟,其中黄盖、黄权、黄忠关系最近,是堂兄弟,与黄琬、黄祖比起来是从兄弟;联系到黄承彦,就是族兄弟了。
大房一脉的黄琬,长子长孙三代下来,黄琬的岁数自然比其他同辈要大十几岁、二十岁。
魏越起初只觉得黄盖、黄忠这些人应该与江夏黄氏有关系,而他见过的黄承彦从未提过江夏黄氏,让魏越在脑海中很难将黄承彦跟江夏黄氏联系起来。因为是近支的话,没道理藏着掖着,其他地方也该有所风闻才对。
可江夏黄氏衰落就是因为内斗,紧接着朝廷的党锢政策一拳砸下来彻底堵死了黄氏翻身的可能性,结果二十年的时间里整整一代人没落。黄香一脉的内斗,自然是丑闻;黄香侄儿一脉的黄承彦就在这场动荡的余波中长大,自然不会逢人就家中事务,其他人没必要也不会去考究黄氏当年的内斗丑闻。
只能是时运不济,魏越看到了黄氏一族的庞大底蕴不由心中惋惜。
如果党锢之祸中江夏黄氏没有首当其冲成为靶子,家中依旧团结的话……恐怕现在应该不差杨氏、袁氏多少,甚至也有一争下的底蕴。
而自己作为黄琬的女婿,能不能将黄盖、黄忠这对堂兄弟拉到战旗下?
黄盖自幼孤寡能举孝廉,黄琬应该是出了力气的,所以黄盖愿意放下当年的恩怨亲近黄琬一脉;而黄忠呢,根本挤不进荆州士人阶层中,当年北上时陆骏、顾雍都看不起黄忠的粗鄙。
就可以看出黄忠放不下这段纷争,没有接受黄琬的好意,抗拒黄琬的黄忠,自然会被荆州士族打压,在士族之中没有出路的黄忠索性投效何氏。
另一个黄权一脉更狠,估计也是放不下父辈当年的纠纷,直接离开荆州,去了益州过日子。
黄琬娓娓道来,展现在魏越面前的是一卷充满底蕴,传承悠久的门阀士族。
你魏越有才又如何,我黄家嫡脉、主干后继无人又如何,可我黄氏有十分辉煌的过去;而黄琬今年四十三岁,再活二十年,足以支撑起一片绿荫供子侄晚辈成长。
可魏越不这么看,黄琬也不这么看,黄琬真的看轻魏越,又何必如此着急的拉魏越当女婿?
固然,黄氏底蕴丰厚到令人恐怖,黄琬的人脉庞大到令人发指,可黄氏一族就一个黄琬,黄琬一旦遇到意外,整个黄氏就彻底失去了出头的机会。
黄氏,如今缺少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黄忠、黄盖、黄承彦都不行,因为受限于性格、志向和态度,成长起来不利于黄氏……准确来是黄琬一脉的优势地位。
既然已成翁婿,黄琬口中也不再称呼卢植为子干兄,以老贼称呼,忿忿不平道:“扬祖可知为何张温再三拒绝张举?这就因老贼向张温举荐其门人公孙瓒。”
“朝中商议平叛凉州一事时,南匈奴连年出兵而民怨沸腾兵力疲敝,故而要在乌桓、鲜卑之中选一部义从出征。乌桓丘力居能征善战精擅汉学,朝中却弃之不用,扬祖可知为何?”
魏越摇头,脸色不自然:“婿在北郊闲居,如何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