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无中生有(二)(1 / 2)
就在两人讨论拳头比名声有用这一思想时,雒都北宫之中。
皇帝刘宏懒洋洋仰躺在床榻上,怀里抱着一只奶白色猫轻轻抚着,床榻侧旁张让、蹇硕盘坐,床榻另一侧随意披着外袍的宋氏读着奏章。
读累了,宋氏饮水之际,刘宏发问:“丘力居当真会反?”
张让、蹇硕没有吱声,乌桓人若反了,皇甫嵩的作战计划等于一开始就废了一条手臂,本该得到的援兵没有,反而要抽调军队去镇压丘力居,可谓是得不偿失。
“你二人不愿牵连自身,那好,平姬。”
宋氏放下玉碗,眉头轻皱:“这笔帐不难算,就怕朝中公卿反对,再生变化。丘力居若如黄琬预料中造逆,势态恶化,河北恐会动荡。”
酸枣有中原方面积聚过来不敢释放的降军,河北也有,这种降军拢共五万左右,一旦破笼而出,就是大祸。安平王刘续,就是那个被黄巾军俘虏,由崔州平赎回来的王爷有意武装这些降军,想着像陈王刘宠那样做成既定事实,估计朝廷也不好追究、撕破脸皮。
这位安平王还没成功得手,就被朝中察觉,以‘大逆不道’之罪赐死,并除去安平封国,只封其一子为合肥侯,待三年孝期结束后就迁往南方。
河北兵力如今本就吃紧,若丘力居因不满而作乱。这意味着不仅要失去丘力居所部的兵力,还要搭上丘力居两倍、或三倍的兵力去牵制丘力居。不需要多复杂的计算,都能看出招募丘力居部,与平叛丘力居部这两件事情的巨大成本差异。
当然,其中还有一个概率问题,即丘力居部造反的可能性有多高。如果这个概率很低,那就没必要顾虑什么成本不成本了;若这个造反概率值得重视,再加上平叛成本高昂,那花钱买平安反而是上策。
可问题是朝中之前没几个人意识到,或者认为丘力居会反,即便丘力居会反,乌桓三部也不见得会跟着丘力居一起造反。
然而黄琬一回京就到处奔走,让不少人意识到了根本问题,即乌桓人的生存问题,以及心态问题。乌桓戍边快四百年,可以是劳苦功高,充当义从军队获取政治地位、朝廷资助已成为生活中的一个环节;可朝廷突然不要他们了,抛弃了他们改用一直制造麻烦的鲜卑人,这种心理落差是很大的。
改募鲜卑人,也会让乌桓人的生存条件继续恶劣,稍稍有点远见、勇气的乌桓首领,为了自家的利益也要奋起抗争以展示自己的存在感。故而,丘力居鼓动乌桓三部造反,是理由充足的,即便今后投降朝廷也有充分措词:不是我要反,而是朝廷中人不给活路逼反我。
现在的问题,就是判断丘力居造反的概率究竟有多大。如果没有必要,朝廷不愿意再开销军费抽调军队,否则也不会定下先皇甫嵩、后张温这样的平叛计划。这个计划固然在魏越眼中有各种缺点,可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即皇甫嵩平叛失利,张温负责战事时应该到了夏粮收割的季节,在军费、粮秣补给上更为充足,起码比初期皇甫嵩平叛时要充足的多。
张让、蹇硕与丘力居又没有深交,自然无法判断丘力居这个人的胆略、性格。
宋氏话中意思十分明显,认为黄琬的理由值得重视,也应该重视,问题不在黄琬口中丘力居造反的概率,而在朝中公卿是否同意。
刘宏抚着奶白猫,眼珠子转动,问:“若没记错,起初皇甫嵩要的是三千乌桓骑士。”
张让微微俯首,柔声道:“至尊英睿,皇甫嵩所求正是三千乌桓骑士。然北军中侯邹靖上奏乌桓弱而鲜卑强,应该招募鲜卑。当时公卿争论不定,此事下交四府议定,大将军府认为邹靖久居边塞熟悉内情,就改为招募五千鲜卑轻骑。”
刘宏眯眼:“大将军?鲜卑轻骑是何人统率?”
蹇硕垂眉看着面前涂刷水漆的漆亮木地板:“未拟任主将,暂以涿县县令公孙瓒持都督行事符节监掌鲜卑骑士抵京。奴若没记错,公孙瓒早年与邹靖屡破鲜卑于右北平,积功升涿县县令。此番入京后,合计破蚁贼功勋,该有一番升赏,当在两千石。”
“邹靖不足为虑,公孙瓒之名朕亦有听闻,骁勇虎将也。”
刘宏着一骨碌翻身而起,扭头看着张让二人,嘴角翘起似是笑容:“北军中侯何等重要,竟然跟何进、卢植搅到了一起去。如此过失,在谁?”
张让很干脆的顿首,心中埋怨程夫人所举非人,脑门贴在光滑木地板上:“老奴未曾想邹靖这般放肆,还请至尊息怒。”
刘宏微微扭头看蹇硕:“选一个有能力,可靠的人去管北军。那魏扬祖不是出身北军么?就让他去,正好借此看看这人心性。”
张让急忙开口:“至尊,魏扬祖与黄琬从弟黄盖已去了右贤王处。”
“那就另遣一人去管北军,将魏扬祖之事记着,待这事儿做完了,安排做北军中侯或画室、玉堂署长。他那一手书法,就该多写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