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皇甫嵩之请(2 / 2)
皇甫嵩威望很高面子很大,现在做的又是如此紧要的事情,他要抽调军队,朝廷自然应该支持;可问题是西路军的构成方式上,这更像是一支雇佣义从部队,不是朝廷花钱征募建立起来的。所以朝廷要从西路军抽兵,没道理强行调派,只能派人来讨论、磋商。
右路军的所有权、指挥权不在朝廷,现在只有黄琬充当监军,维持着表面的掌控力。
其实稍稍用点心思就知道,西路军的人根本没有在皇甫嵩麾下效力的可能性。
原因非常的简单,皇甫嵩麾下的军队是朝廷的军队,西路军的部队是主权几乎没有在朝廷的。遇到硬仗,以皇甫嵩一贯表现出来的忠诚来,必然是消耗其他人的军队,而不是消耗朝廷的军队。
“黄公,皇甫嵩行不能行之事,必然意不在此另有所图呀。”
刘岱丝毫没有任务失败的沮丧、低落,此刻身为使的他双手负在背后与黄琬散步:“至尊那里也不会就此罢休,右路军足足三万匹马,何等的骇人。”
黄琬则是一派轻松,笑吟吟道:“至尊担忧西路军生出恶事来,今西路军上下稳固,至尊心意改变也在老夫预料之中。公山觉得下回,至尊会差遣何人来?”
刘岱摇头:“至尊心意多变,张让之流能猜的,我却是猜不得。”
他的祖父太尉刘宠与黄琬平辈论交,两家情谊深厚,虽然是汉室宗室,刘岱更倾向于黄琬一些。
刘岱目光落到魏越身上,见魏越虽年幼却目光有神凛凛生威,出于人生最美妙年龄的魏越此时面目透着勃勃生机,种种气质糅合下来给刘岱一种非常特殊的感觉,一时之间难以用言辞描述,只能感叹一声少年倜傥神仙中人。
察觉到刘岱目光,魏越看过去微微颔首露笑,就听刘岱笑:“久闻韩叔儒黄公平生有大幸,大幸在于得佳婿。适才黄公问至尊会差何人来行此旧事,不妨问问黄氏佳婿。”
“既然公山有意,扬祖不妨。”
魏越应下,垂眉稍稍考虑道:“今西路军中多是北路军旧人,或许至尊会遣卢植来行游之事。只是营中将佐信不过皇甫嵩及董卓,恐怕卢植亲至,也是白跑一趟。”
刘岱抚着下巴处短须,连连点头,看黄琬:“或许该如扬祖所言,至尊那里不试试,是不会轻言放弃的。”
黄琬点着头笑问魏越:“既然卢植会无功而返,扬祖觉得至尊又会差遣何人来孟?”
魏越苦笑:“这就难了,要么是韩公,要么是曹孟德。除此二人外,谁人还能动营中将佐?”
哪是服营中将佐,这些将佐分明控制在黄琬手中,黄琬不点头,朝廷休想从西路军调走一兵一马。
韩是皇帝的身边亲近人,又与黄琬相熟,黄琬应该会给韩一个面子,皇帝应该会这么想;曹操那里就更简单了,曹操能参与到西路军最初的构建计划中,明曹操应该跟西路军将佐有一定交情,那么曹操的面子也有点用。
估计皇帝心里也别扭,不花钱弄来一支价值不菲的军队;偏偏没有这支军队的主权,只能干瞪眼。
黄琬稍稍分析后,讲道:“曹孟德失信于军中将佐,此人无颜来孟,即便至尊差遣,曹孟德也敢敷衍行事。倒是韩叔儒会来,毕竟他近来名动京师,也该去执掌一郡做点事情了。”
二月初韩上秘奏,预言南宫会失火;上次他语预言日食让皇帝记忆犹新,这回自然有所准备,并与张让等人立了赌约,认为韩的预言会发生。张让等人自然不会轻易认输,一方面做灭火准备时也做了火灾预防。
可春来一声雷,雷火引燃南宫台阁让张让等人输的心惊胆颤,皇帝也赢得心里发虚。
于是这件事情迅速成为雒都中的热议话题,甚至一度压住了凉州叛军攻破陈仓一线,即将围攻长安的紧急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