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所谓拓跋(2 / 2)
同理,魏越现在要做的就是完成串联,麻痹拓跋氏的同时,将拓跋氏也推到与休屠各部一样的窘迫地步。
干掉休屠各部,窦宾、拓跋氏在北地郡都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那么将休屠各部与拓跋氏都干掉,那窦宾的没鹿回部,岂不是要一家独霸?
几乎明眼人都可以预见,只要休屠各部覆灭,今后北地郡的争斗会围绕在没鹿回部与拓跋氏之间展开。而其中,对上拓跋氏,没鹿回部有一个巨大的劣势,几乎是难以弥补。
何况窦宾又是汉人名门出身,哪怕他的没鹿回部独霸北地郡,边防再恶劣也败坏不到哪里去。
魏越开门见山,仅仅是寥寥数语,窦宾就参与了这场阴谋,魏越临走还拿到了窦宾赠送的一对龙凤白壁。
其后,魏越又到索头部营地,与拓跋诘汾一起吃了个午饭,看了看拓跋诘汾的一帮儿子,临走也拿到了一些礼物,仿佛收取礼物才是他的来意所在,一块鸡蛋大的红宝石。这块红宝石入手,魏越走的时候脚步都是虚飘的,骑上马后更是按捺不住激动之情,兴致高昂的哼着调离去。
见到魏越这喜悦模样,拓跋诘汾自然是轻呼一口气。
离开这里,魏越来了最后一站,也就是右贤王于夫罗处。
帐中,魏越也是开门见山,直接表示要剿灭拓跋氏,于夫罗闻言诧异:“索头部虽弱,我等反掌可灭。就怕……西部鲜卑寻仇。”
对此,魏越没有这个顾虑,第一西部鲜卑报复不到他头上,第二是西部鲜卑也缺乏动机报复匈奴。是缺乏动机,不是缺乏力量报复匈奴,对于更蛮勇的鲜卑,开始文明化的匈奴人实际上心里是发怵的。
因为自拓跋邻将部众七分,形成拓跋十氏一共十个部落,其中索头部南迁以来,种种迹象都表明西部鲜卑内部争斗中,拓跋氏各部是处于劣势的。
索头部南迁就是避祸,保存实力、种子的举措;尔后,********大草原上西部鲜卑内部纷争不绝时,大量的部众避祸南迁依附索头部。这些避祸的部众不可能是与拓跋氏诸部敌对的部落,否则不会那么容易融入索头部;那么可以推断,这些南迁的部众应该出自拓跋氏诸部,为什么南迁?战况不利而已。
经他稍稍分析后,于夫罗松了一口气,紧接着魏越又:“剿灭拓跋氏一事,窦宾、丘力居都愿出力。丘力居乌桓部于北地郡而言并无多少利害,窦宾没鹿回部则是出于自保。灭休屠各部、拓跋氏后,北地郡将以没鹿回部为首,并不利于边防。故,不妨令独孤部屯牧休屠各部旧地。”
这下于夫罗眉头紧蹙,魏越的处理办法是很好的,十分利于单于一族。可问题是,独孤部代替休屠各部,会不会引发国内各部的反弹?
现在的匈奴贵族忙于内斗,且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休屠各部覆灭,让鲜卑拓跋氏兼并是一种大家都能接受,也都觉得有这种趋势的事情;最大的便宜让窦宾、丘力居、拓跋氏占走,于夫罗回王庭后也能推脱为‘身不由己’,避免国内矛盾加剧。如果按魏越的那样,刘去卑的独孤部取代休屠各部,真的会狠狠地刺激到匈奴贵族。
见于夫罗为难,魏越就拿出他服窦宾的理由,这个理由容不得窦宾、于夫罗反驳。
因为鲜卑和匈奴之间尚有缓和的余地,可拓跋氏跟匈奴绝无缓和的余地,因为‘拓跋’在鲜卑语中的意思是指鲜卑父系、匈奴母系所生养的孩子。整个拓跋氏诸部,是鲜卑诸部中最为积极融合匈奴的部族。
拓跋部族自然来源于大鲜卑山的东胡,这是一路向西迁移、发展的鲜卑部族,以至于形成了以拓跋邻为首的西部鲜卑。拓跋部族的西迁路上,几乎是不断地容纳北匈奴部落。
拓跋鲜卑对匈奴部落具有高效的融合效率和先例,窦宾的没鹿回部是匈奴部落,却参杂乌桓、鲜卑、杂种羌,而窦宾本人又是汉族大姓出身,偏偏又子嗣孱弱。不论开战还是和平共处,没鹿回部被拓跋鲜卑融合几乎是一种必然趋势。
所以,能一举搞死拓跋鲜卑,窦宾没道理拒绝。
这也是匈奴王庭判了休屠各部死刑的原因,因为南迁来的拓跋鲜卑就在休屠各部的边上,休屠各部又出自北匈奴,让拓跋鲜卑融合几乎也是一种必然。
正因为北地郡中,拓跋鲜卑发展的必然性,才导致魏越不得不先剿灭探入边郡的索头部。只有斩断这支率先挤进来的触手,才能争取更多的时间。
毫无疑问,拓跋鲜卑的发展和对匈奴的超强融合能力,会造成今后匈奴亡族,拓跋鲜卑才是匈奴最大的敌人。
王庭的争斗源于朝廷征调匈奴骑士,反抗单于一族的匈奴各部贵族认为汉朝廷的兵役会让匈奴亡族,这就是匈奴王庭中争斗的关键所在。只要弄清楚现在匈奴最主要的敌人是谁,那王庭中的争斗也就该熄火了。
让农耕化的匈奴去跟刚开始游牧化的鲜卑硬拼……对于胜负,魏越并无多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