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李秋山(2 / 2)
入了山,便见惊鸟鹊起,又闻钟磬声鸣。
抬头望去,却见山峦之巅,有烟气渺渺、佛音潺潺。
李秋山对这一切,浑然不理,径直上山。
上得山中去,见得山上佛。
山峦之巅,矗立着一巍峨宝殿,宝殿之中便有庄严佛音不断绝的传递出来。
闻听此佛音,仿若让人置身于万物皆空的情境之内,心中再生不起半点想要继续前进的想法,只想呆在这青山佛寺,伴灯而眠。
但是宗师毕竟是宗师,这点小小的迷惑阵还不足以让他心性动摇。
他直视着庄严佛殿,只见其上四个佛光湛然的大字:小雷音寺。
他轻蔑一笑,全身元气涌动,大袖一挥,汹涌元气便冲向那四个大字。
元气直扑而上,没有收到丝毫阻挡,转瞬间便冲到了四个大字上。
刹那间,光芒绽放,佛音戛然而止,小雷音寺四个大字在这股元气之下,化为乌有。
紧接着,李秋山便见眼前神色一变,什么崇山峻岭、林深密茂,什么深山古刹、佛音庄严,全然消失一空,李秋山又站在了花间壶前,又看到了花间壶边笑意盈盈的陈暗。
李秋山不由得朗声道:“好一个万事皆空,若非是老夫心性坚韧,只怕再寸进不得。”
说完,他也不待陈暗回话,继续往前走。
这次走,景色没变,但是他的脚下却多出了好几条路。
这些路纵横交错,有的是直通大道,有的是蜿蜒曲折的小径,有的则是崎岖坎坷途。
这么多的路,全都交错分布,看起来似是杂乱无葬,实际上却是隐含着某种规律。
只是其中所蕴含的规律李秋山却是看不明白,也不怪他,换做其他人也看不明白。
因为那里面所藏的规律是数列。
也就是说,除了陈暗和明轻音,还真没人能懂数列。
李秋山见看不透其中门道,又是大手一挥,鼓荡的元气涌向那些错综复杂的小路。
但是这次他却无功而返了。
元气涌过去之后,如泥牛入海,没有半点波浪。
路还是路,只待人走。
李秋山顿觉有些难办了,果然不愧是集迷惑、幻化、防御一体的阵法。
前面的迷惑和幻化之精妙都已经体现了,这防御之妙,却是体现在此处。
不过这点防御对李秋山来说,却不是事。
只要他用上真是的修为,面前的防御之阵定然灰飞烟灭。
可是刚才他已经说过了,不会以一力降十会的野蛮手段破阵,所以他拉不下老脸来再度出手。
如此,就只有一个办法了,就是以智破阵。
但这又太难了,非得看得懂这些小路之中的奥秘,他才能找出那条真正的通向花间壶的正确的道路。
看了半天,他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李秋山不由得眉头紧紧皱起,开始试探性的走出一步。
这一步,他踏在了那条直通大道上。
一步、两步、三步……一直走了好几步,李秋山还是在走。
但面前的路依然是路,他就像走不尽一样,一直走一直是路。
李秋山终于忍不住了,他停下脚步,开始试错一般的换了一条路走。
走了一阵,依然没有尽头,且也始终在这一块儿打转,走不出去。
李秋山依然耐下性子,咬着牙再换一条路走。
接下来,李秋山又连续不停的换了好几条路。
一条不行走另一条,再一条不行接着换一条。
甚至,有的路还重复走了一遍。
但这么多遍走下来,无一例外都是失败告终。
但是经过这么多遍的试错,李秋山也多多少少琢磨出了一点门道。
他发现他乱走之下,竟然比按着路的指引走起来显得更顺畅。
这让他明白过来其中的门道就是不能根据路来走,而是应该有某种他还看不穿的路数来进行前进。
只是这看不穿的路数是什么?他在脑海中飞速模拟起来,比如左边的路走几步跳到右边,然后前进几步跳步前进等等。
但是模拟过后,李秋山都毙掉了脑海中的这些方案。
因为他的这些模拟,纯粹都是他自己瞎琢磨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根据阵法或者这些小路进行的有规律的选择,这跟他刚才一条条路走来走去的试错没任何区别。
自然,得到的结果也不会有什么分别,都是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