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出行(1 / 2)
就在第二天的一大早,勤政的李翀穿好官服,就去衙门“加个班”,处理一下这几天积压下来的工作。马上开春了,河间路是重要产粮区,而且靠近海边的地方还有大量盐场。这些都需要提前规划和安排,事情实在千头万绪啊。
李续则一如既往的和兄长李延,一个扎马步、举石锁,一个抱着书晨读。两个人不时对于书中的一些段落提出各自的见解。
这个时候管家进来了,他报告说王府来人找老爷,似乎有来京城的圣旨。王爷派人来找老爷过去商谈。
李续穿好衣服,就带着人去衙门找父亲李翀。其实他们就住在总管衙门的后面,穿过后院,有个小月亮门,就直接到衙门的后堂。
在旁边一直看书的李延,听到之后只是抬眼看了看,依旧抱着书,任由弟弟主动揽过这些事情离开了。
说来也奇怪,李延李续虽然是亲兄弟,但是跟河间王府的关系却天壤之别。李延似乎有意要避开跟河间王的联系,好像真的要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父亲李翀也很欣赏长子的这份沉稳心态。
来到衙门大堂,李续找到正在批阅文件的父亲,把事情跟他一说。李翀皱着眉稍微迟疑了一下,就起身带着李续一起前往王府。
王府依旧是一派热烈喜庆的气氛,但是在门口,长史哈拉尔早就已经等着李翀的到来。看到李翀来了,他赶紧过去行礼迎接。
“就在刚刚,有京城来的传旨天使快马赶来。但是没有拿出圣旨,只出示了太后的凤纹金牌,说是有太后的口谕。那人来了之后就请王爷屏退旁人,私下里跟王爷传达了太后的口谕。王爷马上便派人请姑老爷过来了。”
哈拉尔一边引着李翀李续父子俩往里面走,一边尽可能详细的介绍了自己知道的情况。
李续跟着听到这个之后,心中咯噔一下。
他根据记忆认定,朝廷中肯定是出大事儿了。而这个时候是太后传来口谕,八成是元武宗海山皇帝快不行了。
哈哈,这个时候要是进京,肯定能赶上好机会。到时候让舅舅找个机会,把我推荐到答己太后身边。我给她老人家出谋划策,一定能比那个什么铁木迭儿强得多。
或者给我推荐到未来的元英宗硕德八剌身边陪他读书,那我也能成为拜住、铁失那样的皇帝铁杆亲信,到时候我保证小皇帝不会再被人砍死在南坡驿的帐篷里。
没有了南坡之变,大元王朝一定会更加深入汉化,最终变成一个累死隋唐或者满清那样的中原样式的儒家王朝。我就是中兴之臣啊。哈哈。
实在不行,就趁着这个机会让我提早进入军队,我要建功立业,最后在这个以武为尊的朝代,一鸣惊人!
机会啊机会!
带着满脸的兴奋和期盼,李续跟着父亲来到银安殿,见到了坐在正堂上一副愁眉苦脸样子的舅舅德格都巴雅尔。
问候之后,李续坐在了父亲的下手边。
“刚才圣母皇太后传下口谕,让我们全家立即回大都面圣。而且传口讯的天使也透露说,大汗可能不太好了,估计也就在这一两天。”德格都巴雅尔一副为难的表情,默默的说道。
李续一听,果然是这种事,心中的激动都快表现在脸上了。刚想要说话,一下子就被父亲李翀一把给按住,而且还被狠狠的盯了一眼。
李翀转过头,对着德格都巴雅尔缓声说:“姐姐知道了么?”
德格都巴雅尔摇了摇头,说:“她和大汗从小姐弟情深。她不过是个庶长女,但是大汗却力排众议,给她封了个公主的爵位。她要是知道大汗即将大行,指不定多伤心呢。现在我怎么敢让她再受到这种刺激啊?”
“姐姐现在怎么样了?孩子还好么?”
李续还奇怪,怎么父亲到这个时候了,一点不着急说怎么去大都的事儿,总是围着舅母来说呢?
哦,明白了。
有的时候劝人,要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引入话题。现在对于舅舅德格都巴雅尔最着急的,肯定不是大都的事情而是身边让他放不下心的舅母和新出生的孩子。嗯,不愧是父亲啊。
李续没有插嘴,而是竖起耳朵听着。
德格都巴雅尔说:“你姐姐还好,稳婆和她的贴身侍女兀娜都说她睡得很香,恢复的也挺快,昨天晚上一盆炖肉都吃下去了,还总是说什么要多产奶,他要自己喂奶。只是孩子昨晚有点不太好,据奶妈说闹腾了一夜。毕竟是早产儿,哭声跟个小猫儿似的,听起来让人揪心啊。思钦,你是知道的,纳忽出和阿兰达出生的时候,那隔着门帘我都能听到他们的哭声。可是这孩子······唉!我估计可能也坚持不了太久。到时候孩子再出问题,大汗那边又······我怕你姐姐受刺激啊。”
李翀赶紧安慰大舅哥:
“巴雅尔安答,你不要太紧张。腾格里大神会保佑姐姐和孩子的。对了,孩子们呢?”
德格都巴雅尔一直后面:“跟着大巫在后面祈福。大巫说要跳够12个时辰。从昨天开始到现在,还差2个时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