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案情分析(2 / 2)
天宝元年新任的陇右节度使到任,而这个新任的陇右节度使叫做皇甫惟明。
“想到了什么?”
陈子墨见姚启望的神态有异,知道对方可能想起些什么。
“皇甫惟明。开元末年皇甫惟明出任陇右节度使,于天宝元年正月到陇右上任。”
皇甫惟明?
陈子墨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忽然想起一件事情,这让他联想到了一种可能。
与表情惊异的姚启望对视一眼,看的出来对方也想到了。
“要不老姚你先说?”
“陈大人,还是你先说吧。”
“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有没有可能这其实是一场与皇甫惟明有关的复仇行动。”
陈子墨的推测是基于皇甫惟明这个人悲惨的下场来的。
皇甫惟明是大唐大将,抗击吐蕃有功。然而却在天宝五年被杨慎矜诬告,称皇甫惟明与韦坚有构谋之心,欲拱立太子称帝。
而组织谋划这场诬告的正是李林甫,为的是打压太子李亨,因为皇甫惟明和韦坚都是李亨的助力。
之后,皇甫惟明便被贬,隔年便被玄宗赐死。
可以说皇甫惟明死的有些冤枉,当时有不少部属为其鸣不平,只是后来都被压了下去。
陈子墨的想法是,或许凌统等人受过皇甫惟明的恩惠,也是为了替皇甫惟明复仇。
“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去详查皇甫惟明与凌统、艾瑞儿等人的关系。”
姚启望说走便走了。
陈子墨则眉头紧皱,因为这样一来,太子李亨嫌疑就更大了,因为当初那场诬告事件其实就是针对他的。
完全有可能策划者就是李亨,他正是利用这些愿为皇甫惟明复仇的人来达到他的早登皇位的目的。
不过现在这一切都还是猜测,还不能完全断定,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线索才能判断。
现在想想,若到时候真的查出乃是太子所为,那又该怎么办。
陈子墨清楚的记得,历史上李亨在安史之乱爆发后顺利的登上了皇位,成了唐肃宗。
难道真的是因为自己的到来产生了蝴蝶效应,历史要发生改变了?
作为一个后世的灵魂,陈子墨对历史其实是有足够敬畏的。
他深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自有其发展规律,有其特定的发展轨迹。
这也就是为何陈子墨掌握了许多可以改变世界的东西比如火药,却迟迟不愿意触碰,甚至更多的时候宁愿当个旁观者的原因。
他不敢轻易尝试用自己个人的力量去改变历史进程,他怕他的改变会将原本的历史变的面目全非。
他无法预料到当他去试图改变历史时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或许他这样的小人物会被历史的车轮碾的连灰都不剩。
“我到底该不该去影响历史的发展?”
陈子墨向自己提出了疑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