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俘虏安置(2 / 2)
之所以留着这些俘虏不杀,是因为他们已经认可了桓景经过审判再定罪杀人的模式。但现在主帅却说要让俘虏们以劳力赎罪,这让他们有些不能接受。
“内史,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卞壸第一个站了出来:“之前您已经说过,这些人之所以要收容俘虏,是为了定罪审判,不可错杀一个好人,也不可放过一个恶人。
“现在怎可违背自己亲自定下的规矩,饶过这些人渣一命?”
一旁无论是新军将士,还是闻名前来的士人,都附和卞壸的呼声。他们期待地望着桓景,希望他下达命令。
可是桓景的考虑更为现实:陈郡空虚,砀山的矿山又需要人手。自己地盘虽然不小,但却真的已经无人可用。
在改制之后,新军中已经完全没有兼职的农民,都已成为全职的军人。这样一来,忠心于自己的自由农民反而变少了。
而谯地的坞堡主虽然名义上忠于自己,但是却只出粮草,不出家丁。所以虽然桓景通过经商累积了不少粮草,但参与生产的人数增长仅仅依靠归附的流民,始终上不去。
虽然从道义上,自己没有将自己的诺言贯彻到底。但此时,让自己的小小势力能够生存下去,才是最大的正义。
他打定主意,只斩杀最大恶极之人,留下其余从事劳作。于是,他从竹椅上起身,来到卞壸身前:
“卞长史所言确实有道理”,他拿起卞壸的手:“这些俘虏在豫州罪恶滔天,可惩罚这些人是一回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另一回事。”
“子曰:‘以直报怨’......”卞壸正欲反驳,桓景赶紧接上了话头。
“审判肯定照常进行,罪大恶极者都会被斩杀。但是只要罪不至死,那么就要留下这些人来为谯地百姓种田挖矿。
“毕竟,谯地的安宁全靠诸位将士保卫,而秩序则靠诸位文吏来维持。百姓苦于苛捐杂税,也不宜被横征暴敛。但军粮和兵器一点也不能少。那么,谁来给我们粮食和矿产呢?”
“桓内史说得是,但总不能放着这些人不管吧......”卞壸不解农事,一时不知怎么应答。
桓景见卞壸的语气软了下来,顺着众人的情绪,补上了一句话:
“放心,无论是屯田、还是在矿场劳作,都会有人监管。与其让这些人一死了之,让他们劳苦地度过余生才是最大的惩罚。“
在原时空,自己的这种行为,简直和建立集中营相当。但在这个未开化的年代,只要不杀俘虏,就是集中营也被战俘视作仁政。
何况,现在自己的部下对于剥削俘虏毫无心理负担,而俘虏反而视自己为救命恩人,似乎一切都很顺利。
但自己怎么会那么膈应呢?桓景仔细想想,自己终究不能完全脱离现代人的价值观。于是在拟好俘虏安置计划后,桓景便将这件事全权交由交给桓彝去处理。
经过三日连续不断的审讯,谯城的俘虏们中除了两百余罪大恶极者被斩杀,其余分别安排去阳夏屯田,或去砀山开矿。
除此之外,谯国各地亦有不少俘虏,桓景也命令当地长官按照谯城的榜样处理。不久之后,砀山的矿场人力充足,而阳夏附近也出现了耕作的身影。
谯地最大的不安定因素,俘虏,终于转化成了生产力,桓景得以开始下一步:他又要找坞堡主们开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