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师兄比较忙(2 / 2)
“好嘞,哥,我还正想跟你说这事呢。”大伟听老王这么说,心里可开心了:“哥你不知道,万辰姐可优秀了,在大学里拿奖拿到手软,各种奖学金拿了一个遍,还被保研了,就是因为家里原因,放弃了读研,直接开始了工作,她要是来我们这里,你肯定会惊喜的。”
“恩,那我更感兴趣了。一个月后,记得提醒我关于她的事情。”老王笑着说。
现在老王开始操心团队的事情了,老卢的事情拖不得,自己也等不得,现在投资有了,得有过硬的团队。老王昨天晚上琢磨了半夜,就是琢磨团队的事情。
老王今天要去拜访的人是他的师兄,叫孟来,比他高三届,大学毕业之后就去了某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盛道会计事务所,在国外待了几年,现在回国了,在某集团公司担任财务总监。
要说前些年,就凭他的国际经验,有过跨国公司合并的操盘经验,回国当个CFO都是妥妥的,只是这几年行情变了。国外回来的人也没有那么大的优势了,国内企业的眼光也看高了。
没办法,以前的时候,国内的企业对国外的企业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崇敬之情,觉得无比的高大上,后来发现,很多时候都是自己高估了国外企业的平均水平。
本来国外企业能在中国开分部的,都是行业里顶尖的企业,但是后来这些企业受到中国企业的冲击,要么合资求生存,要么缩小规模,实力要是差的,就被直接打回老家去了。
剩下在中国业务还不错的外资企业,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怕哪天被中国的哪家公司给盯上。
就像现在空战里面的战斗机要是被对方的雷达锁定,那就基本上预示着战争已经快结束了,他能选择的无非就是跳伞或者和战斗机同归于尽。
这H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只要有公司盯上这些外国企业,这些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市场生命基本上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在剩下不多的时间里,他们会眼睁睁地看着中国的企业质量提升,销量提升,价格立马变成了白菜。
在很多外国企业高管的眼睛里,他们都把H国的高管们戏称为种菜的,因为他们有一项神奇的能力,能把任何产品的价格变成了白菜价。
老王回忆起了几年之前,中国和外国有过一场关于芯片的战争。很多西方的国家把芯片当成救命稻草,想用这一招把即将登顶的H国给牢牢拴住,结果呢,在某公司的坚决抵抗下,H国的某官方科研机构牵头,国内众多企业联合研发,只用了两年时间,原本十几个亿一台的光刻机,价格降低了80%,西欧的几家光刻机企业即将破产。
据说前段时间,某国的首相来中国访问,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和H国主席谈光刻机合作的事情。
后来H国高层决定,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给某国留点饭吃,示意中国某企业和该国的光刻机企业达成了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但是中国这次占了主导权。
其实就几十亿美金的合作现在在H国那都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必要提到常委会的桌子上,就是考虑到曾经在这块被卡过脖子,现在才顺便解决了一下,就当有点谈资。
当然了,在一带一路的政策影响下,整个欧亚大陆都成了一块有效运作的经济体,作为最大的组织者,适当让点利也是应该的。喜欢照顾人是这个民族的优良传统。
孟来当初在国外的优越感就被这场芯片战争击的粉碎,抛开了最后的骄傲,转身回到国内,不带一丝的犹豫,他知道,要是在回来晚了,自己这点工作经验就卖不上什么价钱了,现在能做一个大集团的二级财务部门总监就心满意足吧。
要知道,像孟来这样的资历在集团内部有十几个。
老王他们到了孟来的公司,刚寒暄了两句,就有个紧急的会议来了,孟来抱歉地对老王说:这个会没有两三个小时下不来,也不要在公司里客套了,晚上他定了个桌子,直接到饭店谈吧。
对于这点老王表示特别理解,端人家的碗,受别人管,正常。
让老王意外的是,才两年没见,孟来的头发已经白了一般,虽然气质还是不错的,但是可想而知,孟来这两年的压力肯定不小。
所有人都知道,头发是男人压力的晴雨表,要么掉头发,要么白头发,几乎是所有男人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