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军制,科学(1 / 2)
谭良栋的话让队正们放松下来,再说都是军中的汉子,解决的又是关乎日后打仗的生死问题,讨论的气氛热烈起来。
有队正说道:“千总,把总,每个士兵身上携带的干粮最多只够三天,再多了就承受不住了。”
刘文景曾在谭良栋去边镇时主持过柳林的工作,对后勤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便道:“诸位,老话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认为咱们应该单独设一个负责后勤的机构。”
张应宸在大同边镇时曾带过辎重队,赞同道:“后勤是重中之重,士兵打仗,最怕缺粮,应该单独设一个机构负责。”
屈华也赞同,说道:“没啥也不能没粮了,得弄个专门管粮的。”
谭良栋点头道:“此话在理,那么就在吕梁营中设后勤司,专门负责各项事务。诸位,你们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来做这个后勤官?”谭良栋这话问的是五个把总。
刘文景想做这个后勤官,但他现在已经是把总,带部驻扎在岚县,后勤司所在地在柳林,他不能身兼二职。
张应宸其他四人都没什么举荐的人,后勤官主管一军物资供应,最起码的也需要一定的计算能力,吕梁营内部持续不断的扫盲行动成果虽然丰硕,但一下子也培养不出能协调好一千多人物资供应的人才。
“人才啊!”谭良栋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自己培养实在是太慢了,无论是吕梁营里的扫盲,还是在柳林开设的学堂,都满足不了吕梁营的要求。
“既然你们没有好的人选,我就任命余生为后勤官了,没有什么异议吧。”
余生成功的培育出了土豆,在柳林和吕梁营有了一定的声望,把总们没有异议。军中重要职位人选的确定,最好是能服众,若是强提上去一个人,会有很多的麻烦。
“老郭,把余先生请来。”
“是。”
余生也在真武山上,他正在校阅谭良栋从各地捣鼓来的一些书,自从活字印刷设备运进柳林后,谭良栋就没让它们闲过。先是学堂的课本和《土豆志》,然后是从外面收集的书。
老郭找到余生,请道:“余先生,千总有请。”
余生有些奇怪,谭良栋召集吕梁营的军官们开会,叫他有什么事。收拾好书本后,余生跟着老郭来到开会的地方。
谭良栋看到余生,让他坐下,然后道:“余生,你现在是吕梁营后勤司的后勤官了。”
“啊?”余生愣了。
刘文景拱手道:“恭喜余先生了。”
余生回礼,苦笑道:“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谭良栋笑道:“余生,你就不要推辞了,以你的能力,后勤官没问题的。”
余生也不拒绝,道:“多谢千总。”余生在柳林可不是吃闲饭的,前有培育土豆,后有负责学堂,不是那种只会空谈的酸书生,谭良栋对他还是很相信的。
队正们也纷纷祝贺余生,谭良栋开设学堂,优先招收军中子弟,这些队正的孩子就在学堂读书,余生算得上他们孩子的老师,故对余生都很客气。
谭良栋继续道:“后勤司主管物资供应,要在各部分派人手,及时汇报军中所需的物资。各营、各队、各班也要配合,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须及时报给后勤司,统一供应。”
“是!”
后勤的问题暂时得到解决,剩下的就是队正们指挥能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把总和队正们都不敢开口。
指挥能力的事情比较敏感,只能由谭良栋来说。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古时将军们出外作战,要开府建衙,设立幕府,我的想法是,同解决后勤问题一样,设立参谋司。”
谭良栋站了起来,继续道:“参谋司设在柳林,各营的队正们轮流出任参谋,参与军事调动,学习军中事务,我担任参谋司的司长。”
余生的眼皮跳了跳,吕梁营扩展到永宁、岢岚二州后,五个把总分散五县,这对谭良栋掌控吕梁营其实是不利的,但参谋司的设立,保证了队正这一吕梁营最重要的基层军官随时能和柳林保持沟通,也就让谭良栋对吕梁营在任何时刻都有着绝对的掌控力。
谭良栋不知道余生把参谋司想得这么阴暗,他设立参谋司,是希望吕梁营的构架能从封建军队主将监军互相制衡的模式进入近代军队,将官责任明确,兵种分工清晰,指挥严谨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