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下乡,教育(2 / 2)
“护村队怎么改变生产关系?”卢象升问到关键问题。
“以往的种庄稼,各家农户都是自己单独行动,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就拿浇水来说,正常的年景还好,你想怎么浇就怎么浇,但现在不行了,干旱,若是还按照以往的样子浇水,各家各户非打起来不可!”
“护村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想派一支工作队,下到村子里,统一安排人们浇水种地。”
卢象升不知该说什么,从宋代开始皇权就不下乡,吃皇粮的官员最低到县一级,往下就是地方豪强在自治。
朝廷不在乡村安排官员,一来是朝廷财力有限,若是在乡村设官,养活不了,二来是乡村事务极其繁杂,宗族势力占据优势。八股出身的官员,可以坐得县堂,但却做不了村长。
谭良栋也知道这些情况,他也是趁着吕梁刚刚恢复稳定才派出工作队下乡,这个机会一旦错过就很难再这么容易下乡。
以往的吕梁,争水、争矿,村与村之间大规模的械斗年年都有,大旱以来,流民遍地,村与村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宗族势力也被削弱,谭良栋怎么可能放弃这个机会。
卢象升看着谭良栋,道:“你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想法?”
谭良栋点点头,他索性也就趁着这个机会,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告诉卢象升。
工作队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农民种植,各村设一名,类似农官,并尽可能的推广土豆。
然后是教育的事。洪武七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各地五十户设一社学,教授十五岁以下幼童,教授儒家经书、御制大诰、本朝律令及冠、婚、丧、祭等礼节,以及经史历算之类。
朱元璋为了鼓励人们入学,规定凡入社学学习的学子可免除差役,社学先生可从朝廷领取俸禄,避免盘剥学生。在朱元璋的手里,社学成了公学,发展极为迅猛,在仁宣之治时达到顶峰,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科举士子都在社学受过启蒙教育。
可以说,朱元璋在教化上下了很大功夫,社学就是最早的义务教育。
但在这之后,公学衰败,私学盛行,一切都变味了,读书不再是为明理,全都是奔着功名去了。
在乡村,一个童生就可以和粮长、总甲平起平坐。
等到了秀才,那就是秀才老爷,身份不再和普通人一样,可以见官不拜,享有诸多特权。
若是考中举人,那就更了不得,不仅自己免除差役,还可以庇护他人免除赋役,和县官谈笑风生,县令断案时必须要和举人们协商。可以说,举人,已经是统治阶级的一员了,君不见范进中举后都高兴的疯了。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一族人、一村人为了功名背后的利益,可以举族、举村的去供养有希望科举的本家人,只要能出个举人,完全可以让一族、一村人跟着翻身。
谭良栋以前并不知道科举制度的门门道道,这些事还都是他听余生讲的,余生原本就是举人。余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认为八股取士让科举失去了本来的意义,科举作为国家的抡才大典,应该是鼓励人们去经世致用,但现在只能导致出现更多的酸儒腐儒。
吕梁这个地方,一直以来文教不兴,出一个秀才都是很难的事,更别说是举人。这一情况在整个北方都很普遍,自宋室南渡后,北方前后被金元统治,学儒之人少之又少,明朝建立后,因南北方之间的科举水平相差过大,朱元璋还专门设立了南北榜,分开录取。
这几年的吕梁,特别是在大旱以来,人们连饭都吃不饱,经义什么的就更不会有人去学了,社学、私学也在流民、流匪、流寇的冲击下全部关闭。
谭良栋欲在吕梁推行学堂,教授的也不再是四书五经,而是他的《科学入门》和算术。至于村民们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学,谭良栋相信人们都是现实的,相比较寒窗十年付出巨大代价,都不一定能获取功名的科举,而少年们只要学会了基本的算术便可进吕梁营做事,新成立的后勤司和测绘队都需要大量懂算术的人。
若学得再深入一些,兵工厂也可以进入。在小农经济的时代,有一份工作是很难得的,谭良栋相信人们的选择。
卢象升陷入沉默,他很明白谭良栋在做什么,科学的实效性太强,对普通民众的吸引要远强于八股的经义。科学一旦被推广开来,理学将何去何从?
谭良栋没有打断卢象升的沉思,他相信卢象升不是那种死板的理学腐儒,吕梁的科举水平太差,继续深埋于经义毫无用处。既然读书做官不成,那就让读书能找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