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大混战(2 / 2)
近身搏战,一旦冲锋就不要停,唯有向前冲才能躲避来自后面和侧面的敌人。
无论是白杆兵,还是吕梁镇,亦或是土司军,只有在一开始时能保持着整齐战阵,一旦厮杀开始,战阵就无法保持,营很快被分割为队,队被分割为班,班被分割为组,杀得激烈了就只能单独作战。
主力战场很快就和先前的战场混在一块,吕梁镇和白杆兵诸部,安邦彦诸部,彻底混在了一块。
这样的战斗最熬人,也最能体现军队的整体战力,特别是基层部队的组织力。
土司军后阵,安邦彦并未参战,他让自己的亲卫营带着五张床弩,一直在等待着明军的火炮。
结果,等所用的明军都参战了,火炮还没出现。到了这个时候,安顺明也明白过来,明军的火炮派不上用场,不然绝不会这么快和土司军短兵相接。
大混战的残酷仅次于攻城战,很多时候双方的伤亡都是五五开,没有一方能取得压倒性胜利。
明军的火炮不出现,安邦彦留下少许人看着床弩,自己带着亲卫营杀入战场,很快就和秦良玉主力相遇。
白杆兵的标志太明显,安顺明把自己的目标选在秦良玉身上。
吕梁镇,谭良栋被一个头人和他的部曲盯上。有亲卫队跟在旁边,谭良栋也吸引了不少土司军。
张应宸部和秦邦屏部打到了一块,敌人也换成青山司个底寨司的。白杆兵的士兵除了一支白蜡杆长枪,腰间还别着短兵器。相比较吕梁镇士兵的钢刀,白杆兵的铁铸短兵器显得威力不足,砍过几次后就会卷刃。
土司兵中,部曲兵的武器最好,清一色苗刀,奴隶兵就差很多,各种各样的兵器都有,有些奴隶兵手上拿的还是木制武器,为了活命,这些奴隶兵冒险从死去的尸体上面捡武器。
部曲兵作为土司的精锐,作战顽强,吕梁镇和白杆兵对战部曲兵,打得很辛苦。换成对阵奴隶兵后,打得就比较轻松了。
白杆兵主力部队,秦良玉使着一杆长枪,等闲人不敢靠近。安顺明一下子就认出了穿着一身戎装的秦良玉,大喝道:“杀秦良玉,夺帅旗!”
秦良玉也不甘示弱,长枪斜指,高声道:“诛安贼,断将旗!”
两股军队直接碰撞到一起。
吕梁镇,想要围攻谭良栋的头人反被围攻,土工营主官徐同一直跟在亲卫队后边,见土司军中一头人和他的部曲朝谭良栋围过来,立即带人冲过来,和亲卫队反围了头人和他的部曲。
谭良栋也不废话,在亲卫队和土工营联手围了头人和部曲后,立刻杀上去。战场上是不讲武艺的,就看谁更狠准快。
战斗愈发的混乱起来,任何阵型都无法保持下去,在极端混乱的地区,每个人都觉得四面八方都是敌人。
冷兵器的碰撞声、战斗的嘶喊声,战斗到了白热化的地步。